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舆情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15474
  • 作      者:
    连玉明,武建忠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部分 情上达:与民意互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央领导与普通民众共乘网络直通车
网络民意汇入中南海
中国网民最幸福的一天
地方政要变身网络明星
俞正声:网络是集中民智的有效渠道
张春贤:互联网上的明星书记
汪洋:欢迎网友“灌水”“拍砖”
苏荣:从“问计办”到“问计网”
张新实:“博客书记”倡导集体“开博”
古有微服私访今有网络问政
“领导留言板”备受网民追捧
辽宁民心网成了全国榜样
山西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
浙江、河南的在线访谈“接力赛”
数据显示网络社情民意并不乐观

第二部分 网络群体性事件反思:舆论监督如何纳入制度轨道
弱势群体利益受侵害引发公众普遍不满
“邓玉娇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飙车案”何以成为一场公共事件
“开胸验肺”究竟验出了什么
“非正常死亡”何时休
走进“被”时代的委屈与无奈
“被”现象走红说明了什么
四大恶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政府“被作为”
政府网络应急的成功所在与典型案例
成都“公交纵火案”的成功应对
出租车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人肉搜索”成为最具杀伤力的网络武器
被“人肉”的官员感受到了网民的力量
假茅台风波让驻京办成了过街老鼠
“网络正义”还是“网络暴力”
中国政务景气报告——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景气指数评估

第三部分 滥用“不明真相”:群众眼睛为什么不再“雪亮”了
群体性事件中群众为何总是“不明真相”
群众的眼睛为什么不再“雪亮”了
为什么群众总是“不明真相”
“胡斌替身案”折射的群体不信任值得深刻反思
一张偶然丢失的公款出国费用单再次凸显群众“不明真相”的尴尬
让群众“明白”首先从问责开始
干部问责暂行规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了希望
被问责官员的“复出”要让群众“明白真相”
探寻“明白真相”的荆棘之路
直面经济低潮期的“公众诉求”
“网上信访”是让群众“明白真相”的好办法
舆论监督法制化是让公众“明白真相”的必由之路
“网络发言人”的“小切口”凸显出“大问题”

第四部分 政务公开的叹息:呼唤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信息公开“年检”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为何遇“玻璃门”
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第五部分 地方政治生态重塑:政府形象也是生产力
关注民生热点背后的中国政治生态变化
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看地方形象力
公众为何对央视全面改版期待高
人才吸引力是地方政府形象的温度计
“两会”地方广告宣传打造城市良好外部舆论环境
中国式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代表:阜新
凭借大型活动推介城市的代表:青州、石家庄、新郑
经济开发区城市代表:葫芦岛北港工业区、北京亦庄
……

内容摘要

  中国网民最幸福的一天、地方政要变身网络明星、俞正声:网络是集中民智的有效渠道、张春贤:互联网上的明星书记、汪洋:欢迎网友“灌水”“拍砖”、苏荣:从“问计办”到“问计网”、张新实:“博客书记”倡导集体“开博”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