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社会上那种心浮气躁、不甘寂寞的氛围,那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态势,加上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涵、重炒作不重德行、重张扬不重智慧的考察标准,使得我们的学科也出现了某种不端和无奈。特别是播音主持教育,把本科的基础、教师的严谨、学生的刻苦、人才的规格都推人了“自以为是”、“各行其道”的怪圈。
如果说,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那么,教育就是后天。所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关键在于作为主导的教师。学生作为主体,当然要遵从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计划安排;其自主性,也体现在自觉性和主动性上。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学思想、活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时效率,给予学生正确、前沿、科学、扎实的品德修炼、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但是,在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上,往往没有主旨,没有章法。有些教师似乎满足于一堂一堂地讲课,缺乏进取心;有些学生好像自得于一天一天地度日,没有紧迫感。“教学相长”竟变得“相互敷衍”起来。我们的专业要求:“德才兼备,声形俱佳”,一定要落实到“课时效率”上来。把“年”缩短到“月”,把“日”缩短到“时”,只有如此,才可能“分秒必争”、“集腋成裘”。要确保课时效率,教师应该不说一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学生应该不想一件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师生互动,双方同一,使每一个课时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因之,抓紧教师队伍的提高,便成为须臾不可疏忽的大事。院校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教师。也许硬件设施很现代,也许校园建设很华美,不过,这些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大楼再高,占地再多,都不如师资力量的稳定与雄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