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上海往北与大连、青岛、天津相连;南面与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相通,并且又连着大运河,沟通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份的主要航线。到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l505年),当时的上海商人已与湖北、河北、山东等地有航运贸易往来。之后由于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扰,公元155-1566年间,明朝政府为防止倭寇而限制海上运输,航运贸易一落干丈。<br> 1553年,倭寇再次侵袭上海县城,那时的县城没有城墙,倭寇入城烧杀抢掠后离去。在两个多月里竟来来回回5次,虽然也遇到抵抗,倭寇却总能来去自由。也就是在那年的9月,上海县城在3个月内就建起了7米高的城墙,有6扇城门,东为:朝宗门、南为:跨龙门、西为:仪凤门、北为:晏海门、小东为:宝带门、小南为:朝阳门,还有3处水门,东西跨在肇嘉浜上,小东门跨在方浜河上。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河上设有吊桥。那时的黄浦江边是一片淤泥滩,芦苇丛生,只有几间草房和一条供纤夫行走的煤渣铺就的小道。<br> 到了1656年,清政府为镇压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起义,限令沿海居民内迁,更不准出海贸易,甚至不准出海捕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