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业内容生产管理研究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 有关研究的几组相关概念
本研究是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传媒经营管理多维学科的基础之上,因此它涉及以下一些基本概念。
一、知识与知识的经济价值
知识作为人主观能动性的产物,是一个比较难以准确把握的概念。本书研究的是知识的资本经营与管理,因此,需要立足于知识的经济学层面诠释其内涵。
1.什么是知识
《韦伯字典》对知识的解释:①从研究、调查、观察或经验中获取的事实或想法;②有关人类本质的知识十分丰富;③学问,特别指通过正规学校教育,经常是通过高等教育获得的知识;④包含有大量学问的书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就它反映活动的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①这个定义更多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的含义。而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应该突出的是其内涵中包含的资源、价值等属性,因此,在本书中对知识的界定采用的是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对知识的定义,在他们看来所谓知识是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等要素的动态的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提供了环境和框架。它源于知者(KnoWcr)头脑,并为知者所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常常内嵌在文件或数据库中,而且还存在于日常活动、流程和规范中。
这个定义解释了知识最有价值、最难管理的特征,简单而言,知识是可以用于行动的信息。“可用于行动”是指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背景下以恰当的方式获得相关的信息,任何人(不仅仅是知识生产者)可以在任何时候用它来帮助决策。知识是决策、预测、设计、规划、诊断、分析、评估和直觉判断的关键资源。②它形成于个人和集体的头脑,并为之共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经验、成功、失败和学习中产生。
2.知识的分类
(1)从可呈现度来分有隐陸知识与显性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被高度个性化、只可意会且难以形式化、记录、编码或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的组成要素包括直觉、经验、真理、判断、价值、假设、信仰和智能等。隐性知识通常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如在教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专家等,他们丰富的学识经验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楚表达出来的知识,如教授将其观点结集出版,那么他的隐性知识就转移成为显性知识。
(2)从存储单位来分有员工知识和组织知识
所谓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个体经验的产物,包含技能、经验、习惯、自觉、价值观等,属于员工可以带走的东西。如擅长人物报道的记者,对人物深刻把握的能力是其独自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个人知识。而组织知识是指内含于组织实体中的知识。如组织内优秀的作业流程、信息系统、组织文化与团队协调等,这些知识都是个人知识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财富,它们由个人知识创造,是个人知识的集合,也是企业组织努力开掘个人知识,使其转为一种知识资本的显性表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