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2010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55598
  • 作      者:
    董天策主编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播事业的发展, 当今时代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时代, 当今社会曰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媒介批评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形成。那么,媒介批评的空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空间?在媒介批评方兴未艾之际,这是一个不能不加以明确阐释的重要问题。
    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一说到“批评”,人们往往会认为就是对某种缺点和错误的指责或抨击,甚至是对某种错误思想、言行的批驳与否定,从而使“批评”一词成为一个否定性概念,尤其是“批评”与“表扬”的习惯性对举,更是大大强化了这种印象。应当说,这是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的“革命”话语与“斗争”哲学所浸染的结果。事实上, “批评”一词不仅具有这样的政治性含义,而且具有哲学性含义或学术性含义。在哲学或学术的意义上,批评其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指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判断、评论。
    因此,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媒介批评,并非对媒介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媒介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评判。这种分析评判,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加以抨击,乃至否定,也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做法总结经验,加以肯定,倡导推广。换言之,媒介批评既可以是否定性的批评,也可以是肯定性的批评。当然,对于缺乏媒介批评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适当强调媒介批评的否定性指向,加强对媒介现实中各种问题的分析、评论、批判,对于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不能因为强调媒介批评的反思性、批判性乃至否定性,就扔掉媒介批评的建设性、倡导性、肯定性。对于媒介批评的价值取向,我们需要辩证思维。所谓“浇花除草”、“惩恶扬善”、“祛邪扶正”之类的俗语,正好反映了否定性批评与肯定性批评的辩证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文献资料欠缺、学科积淀薄弱等原因,内地对港台学界以及国外媒介批评研究历史与现状的了解还不够,因此导致一些著述概念使用上的混乱。结合国内外相关术语的使用情况,笔者认为需要在国内确立起一致的规范,杜绝各种误用、误解的可能性。首先,应该放弃从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调查性报道等意义上使用“新闻批评”与“媒介批评”概念。因为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批评”、“批判”这类术语本身就有很悠久的知识传统,如哲学领域的康德“三大批判”传统就赋予这个概念很浓厚的哲学反思意味;而且相邻学科如“文学批评”也不是指用文学来批评现实与人生,而是指对文学本身的批评;再者传播学批判学派本身也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因此考虑到知识传统的继承,我们就不要再将“批评”用来指称实务性的新闻报道。其次,像“传媒评论”、“传媒批评”两个概念并没有表达出不同于“媒介批评”的内涵,因此可以考虑为规范术语而放弃使用这些重合的概念。规范这些概念的理解与使用,也是学科探讨的逻辑起点。
    2.关于“媒介批评”的具体阐释问题,即概念的外延与内涵问题
    目前,我国学界对“媒介批评”这个概念的外延与内涵都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例如,有论者认为:“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媒介批评的对象是“传播媒介系统尤其是新闻媒介系统,包括新闻传播媒介及产品、从业人员和媒介运行环境等子系统在内的开放的巨系统”。也有学者认为媒介批评是“分析媒介现象,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评价记者的作品,从而形成相应的新闻观念”。
    从上述的定义来看,所界定的外延与内涵并未涵盖目前已有的媒介批评研究领域。陈信凌在《媒介批评刍议》一文中认为媒介批评由“学理批评”与“非学理批评”构成。
展开
目录
卷首语:媒介批评的空间
媒介批评理论
为“媒介批评”正名
拯救的期待与想象——媒介批评的预设与批评者批评
媒介批评——权力的困境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指归
论“媒介批评”研究的三种语境
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
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本土性与开放性
论中国现代媒介批评中的美学视角
论叙事话语分析作为广告批评路径的背景、意义和问题
媒介批评思想
游离的幽灵:对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评理论的审视
波斯曼与莱文森对网络媒介批判性思考的独特视角
近代中国新闻职业精神思想探析
媒介批评现状
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
媒介批评的整体缺席与系统失语
科学精神在媒介批评中的缺失
我国媒介批评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媒介现实问题
“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的概念
消费时代的传媒意识形态:三性之辨
媒体偏见和偏见来源
网络时代的媒介伤害——定义、成因、案例及预防措施
中外媒介透视
世界媒介失败之症结及其创新之道
迎接信息公开时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回顾
2009年新闻人从业生态十大关键词
传播和谐世界观对我国对外传播提出的挑战
全球传播与媒介制衡——从“反CNN”网站看当代中国的赛博行动主义
日本NHK电视台中国节目的光与影
媒介文化研究
媒介批评与当代文化
民族主义:当代中国传媒的一种话语实践
反思电视的消极社会文化后果:一种柏拉图式的媒介批评传统
电视综艺节目身体泛化谫论
当代电视的“知识传播”与媒介文化生态
媒介批评教育
培育学生全方位的媒介批判视野——美国大学“媒介与政治”课程探析
媒介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清华大学的教学案例
媒介批评: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新闻理论教学札记一则
学术研讨综述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媒介批评——008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深入研讨,辨清学理——关于媒介批评实践与理论的思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