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78293
  • 作      者:
    刘燕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燕,女,湖南华容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闻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传播理论、军事传播、政治传播等。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媒介认同与传播文化策略研究》。著有《传播技术发展与舆论战的嬗变》等书,并在《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中国传媒报告》等新闻传播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系国内第一本从传播科技的角度分析研究当代社会“认同”问题的专著。以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为研究背景,从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视阈,探讨当代社会复杂多元的“认同”问题,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分析媒介技术(特别是电子媒介)对后现代群体/个人认同所起的形塑与建构作用 涵盖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视角独特,思维开阔,论点新颖,学理精湛其研究成果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进展。<br>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人员、师生,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爱好者。
展开
精彩书摘
    2.社会关系模式的转型。社会关系模式由重理性的现代性转入多义的后现代性。<br>    3.工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工业生产模式由20世纪初以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福特主义转移至以全球范围中心化为目标的后福特主义。<br>    4.媒体体制的转换和媒介之间的融合。在社会巨变的浪潮冲袭下,大众传媒的媒介角色和媒介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媒体的重心从公共服务体制转移到商业运营体制上来,资本的累积及利润的创造成为其首要目标;此外,媒介之间的聚合行为促使世界上大多数的影视产品掌握在以西方为主的少数几个跨国媒体机构中,这些跨国媒体所制订的游戏规则,规范着其他媒体的生存方式。<br>    媒体环境与本质的改变使得原本固定的认同形构,以及媒体传统上对社群、民族、国家等在政治领域认同建构时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琐碎化,个体和社群的身份/认同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变幻与流动的趋势和特点。达格伦站在后现代的角度声称,在西方,人们对宏观的代议民主已经失去兴趣,他们远离以国家、国会、政党为长期认同的政治,转而投注到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这种微观政治的特征是以阶级、性别和种族差异建立短暂的联盟。以强调自主、自觉、改善生活品质,建立集体认同为目标的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如女权、反战、生态保护等),以及建立在种族、性别、宗教、亚文化群体基础之上的非地域性社群的出现,使身份/认同在后现代环境中的构筑和理解日益变得困难复杂。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br>一、选题缘起<br>二、选题意义<br>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br>一、关于传播科技对社会影响的文献梳理<br>二、关于认同的相关文献梳理<br>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方法说明<br>一、基本思路<br>二、方法说明<br><br>第二章 后现代认同的多样性<br>大众传媒与“非地域社会群体”的兴起<br>第一节 媒体再现与少数群体认同<br>一、关于媒体再现<br>二、少数群体的媒体形象再现<br>三、媒介文本的解读与认同定位<br>四、身份政治与抗争的认同<br>第二节 媒体世界中的“迷”文化与认同<br>一、关于“迷”与“迷文化”<br>二、“迷”文化的表征形式<br>三、媒体、“迷”文化与认同<br>四、个案分析:“超女”现象<br>第三节 媒体修辞与消费认同<br>一、消费的意义<br>二、消费与认同<br>三、媒体说服与消费认同<br>第四节 网络世界、虚拟社会与身份认同<br>一、后现代情景中的网络社会<br>二、网络中的虚拟社群与认同<br>三、网络社会中的个人身份认同<br><br>第三章 传统认同的衰微<br>后现代媒介语境中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播<br>第一节 语言的再部落化与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br>一、语言、媒介与民族认同<br>二、方言传播的盛行与民族标准语的再部落化<br>三、本土意识的张扬与国族认同纽带的疏松<br>第二节 后现代宗教、电子媒介与认同异化<br>一、传统宗教与“想象共同体”的塑造<br>二、媒介变迁与电子教堂的出现<br>三、电子神学与宗教功能的异化<br>四、现代宗教危机——媒介层面的质疑与反思<br>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大众传媒与认同危机<br>一、文化全球化的争论:文化同质与<br>文化多元<br>二、全球化与文化身份危机的产生<br>三、文化身份与认同危机的媒介背景阐释<br>四、文化自治: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峙<br><br>第四章 传统的重构<br>大众传媒与后现代国族认同<br>第一节 媒介与社群<br>媒介促使“想象社群”的形成<br>一、“社群”、“政治社群”与“想象社群”<br>二、媒介形态与“想象社群”的形塑<br>三、“想象社群”的媒介现实建构及其途径<br>第二节 媒介与记忆<br>国族记忆的媒体再现与认同建构<br>一、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br>二、媒体记忆方式的变迁<br>三、现代集体记忆的缺失<br>四、大众传媒对国族记忆的现实建构<br>第三节 媒介与仪式<br>媒介仪式化行为中的国族认同和强化<br>一、仪式概念及其观念史<br>二、日常化的媒介仪式环境及其认同塑造<br>三、媒介事件、仪式行为与国家认同<br><br>第五章 余论<br>走出媒介技术决定论的藩篱<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