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所提对策建议的一个总结。<br> (1)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提高对特定高风险资产或行业的信贷风险权重,调整超额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研究定量指标对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或者总负债/净资产)加以限制,降低利用复杂资本充足率计量中的监管套利。<br> (2)改变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建立基于预期的动态拨备体系。<br> (3)实行逆周期信贷政策。根据宏观环境和行业景气,调整贷款对价值比率(抵押率,LTV)和贷款收入比(LTI),以防止按揭贷款增减变化进一步放大经济周期。<br> (4)在银行外币贷款比重较高时,必须充分考虑汇率变化对银行资本的影响,对外币贷款的资本要求应以同种的外币持有。<br> (5)更好地利用货币政策来消除银行贷款的周期性波动。<br> (6)要求银行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评定缓冲资本的充足性。<br> (7)鼓励使用“跨周期”评级方法计提资本。鼓励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建立信贷增长或信贷/GDP与资产价格的挂钩变量,确定逆周期资本乘数。<br> (8)积极参与修订新资本协议。包括降低PD/LGD/EAD的周期性波动、设置超额资本、降低风险权重函数输出值的周期性波动。<br> (9)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削弱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性。<br> (10)目前实施的五级分类、特种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br> (11)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开发能够克服顺周期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使用更能反映长时期内的、更为前瞻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更加充分地考虑经济周期波动对贷款质量的长期影响,使得贷款分类更加审慎。<br> (12)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应该关注资产价格波动,房地产市场波动更应该受到关注。需要研究资本利得税等政策措施以削弱资产价格投机性波动。<br> (13)改进反周期财政政策机制。包括增强财政收入系统“内在稳定器”的敏感性,进一步提升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及时度、透明度、可信度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合理安排财政改革节奏,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类改革,选择在低谷期推进,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类改革,选择在通胀期推进,比如资本利得税。当然前提是要建立财政“以丰补歉”类似银行拨备的长效机制。<br> (14)实行逆周期反向调控,削弱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效应。包括适度鼓励资本流出,实现国际资本流出和流入基本均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变人民币单边持续升值预期;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周边化和国际化,拓宽人民币使用范围;加强对外资流入国内资产市场的监管,尽量避免国际资本集中流动带来的破坏性影响。<br> (15)加强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尤其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及其相关机构的监管。重视对担保公司、典当行、贷款公司、投资公司等准金融类机构的监管,防止长期中形成风险。<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