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原产中国西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有野生牡丹。野牡丹与经过人们栽培的牡丹略有差异。野生牡丹属直立灌木植物,一般高0.5至1.5米。枝条有伏贴或稍伏贴的鳞片状毛。叶对生,宽卵形,长4至10厘米,宽3至6厘米,基部浅心形,两面有毛,主脉5至7条。伞房花序,花两性,1至5朵聚生于枝顶,粉红色花瓣,长可达3厘米。果实稍肉质,不开裂,长约1至1.5厘米,密生伏贴的鳞片状毛。野生牡丹远没有达到“国色天香”的美丽。是经过长期栽培,才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花大、色多、样美的牡丹。
在中国,牡丹花卉栽培历史悠久。《群芳谱》记载牡丹在中国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早在南北朝时,牡丹就已经栽培成为庭院观赏植物。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20箱,植于西苑。从此,牡丹进入了皇家园林。唐时广泛栽种于长安。到了宋代,牡丹在全国各地普遍栽种。宋代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曾写道:“牡丹出丹,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宋时称“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阳花”。到了明代,中国牡丹已经发展到180多个品种。现代已有500多个品种。
牡丹繁殖与栽培的主要方式是,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种和扦插。移植栽培的时间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过早或过迟。牡丹是喜肥植物,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分别称之为“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至3年后应进行整枝。对长势旺盛、发枝能力强的品种,需要剪去细弱弯曲枝条,保留强壮挺直的枝条。基部的萌蘖枝条应及时除去,以保持株形美观。为使植株开出的花繁茂而艳丽、保持植株健壮,需要根据树龄情况,控制花蕾数量。在花蕾早期,选留一定数量发育饱满的花芽,把多余的芽及弱芽及时除去,以免浪费养分。5至6年生的植株,保留3至5个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应将花芽全部除去,不让其开花,以便集中营养促进植株的发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