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的“集散”功能体系
他们认为:由于城市竞争力综合比较的关键是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所以,他们从总量、质量、流量3个一级指标出发,下设14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分析10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来体现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四)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城市价值链”模型
城市竞争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它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其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形态演化模式。一个城市的价值链包括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城市价值链模型将城市的资源配置机制和过程描述成一个价值链体系,怎样将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他们形成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整体,并按照层级结构逐级提升,推动城市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这才是城市竞争力系统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强调,竞争不是发生在城市之间,而是发生在城市各自的价值链之间。提升城市竞争力,一方面必须实行价值链的分解战略,分解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弃弱保优,保留其中的最优环节,做好做强。另一方面必须实行对价值环节进行市场整合。只有对价值链体系中的各个系统实行有效的整合,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五)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
倪鹏飞撰文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他认为,可以从表现和解释两个方面理解与把握城市竞争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