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08616
  • 作      者:
    王业强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业强,生于1972年。江西彭泽人,经济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部财政科学院研究所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民航局。曾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并参与了大型国家级开发项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及地方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统诗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六部。
展开
内容介绍
    《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从市场、政府、出口三个方面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产业特征和地区禀赋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为地方政府实行区域性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持。<br>    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依旧是今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推动力,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产业区位将发生长久而持续的变化。研究产业空间运动规律,推动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并形成集群是发展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现实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产业地理集中的地区都能形成产业集群。在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地方,也许仅仅是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离形成产业集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来说,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以很快吸引一大批企业的入驻,形成产业的初步集中,但这些企业能否在当地生根发芽,即所谓本地化问题,政府往往束手无策。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经济地理学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整个空间经济上的一般均衡模型,这种方法是区别于传统区位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标志。第二,每个生产者或工厂具有递增收益或不可分性。递增收益导致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第三,通过运输成本引入区位因素。第四,生产要素和消费的区位移动是集聚产生的必要前提。概括起来,新经济地理模型可分为三类:中心一外围模型、区域和城市系统模型和国际经济模型。<br>    1.中心一外围模型<br>    中心一外围模型是由克鲁格曼(1991b)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基本框架。它解释了企业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地区、两个产业部门(农业和制造业)、两种类型的劳动(农民和工人)。制造业部门生产连续种类的水平差异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是由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生产,并使用工人作为唯一投入。农业部门则在固定收益条件下生产同质产品,农民是农业部门的唯一投入要素。工人可以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而农民则是不流动的,并且在两个地区之间均匀分布。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具有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br>    在这个模型中,农民消费农产品和工业品,因此农民的不可流动是一种离心力。向心力则比较复杂,并且包含循环因果关系。第一,如果一个地区有大量企业,那么就会生产许多不同的差异产品,因此,这个地区的工人就很容易消费到多样化的产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这个地区的工人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实际工资,从而导致其他地区工人向这个地区流动。第二,工人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大市场的出现,因而产生国内市场效应(HME)。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推动每一种产品集中在一个地区生产。而运输成本的存在,则使得企业在大市场地区生产,并向市场较小的地区运输产品是有利的。这也说明,在市场较大的地区能够获得较多的产品种类。总之,向心力是通过前向关联(工人接近于消费品的生产)和后向关联(生产者集中在大市场附近)的循环因果关系产生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br>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br>一、选题的理论意义<br>二、选题的现实意义<br>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br>一、产业集中与产业地理集中<br>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地理集中<br>三、相对地理集中与绝对地理集中<br>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br>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br>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br>一、本书创新之处<br>二、本书不足之处<br><br>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研究进展<br>第一节 产业地理集中现象的理论解释<br>一、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br>二、静态的区位理论解释<br>三、动态的区位理论解释<br>四、新“产业区”理论的解释<br>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批判性回顾<br>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br>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应用<br>三、新经济地理学的批判性发展<br>第三节 实证研究综述<br>一、比较优势理论<br>二、新贸易理论<br>三、新经济地理理论<br><br>第三章 产业地理集中的形成机理<br>第一节 产业地理集中形成机制的一般规律<br>一、引言<br>二、模型<br>三、分析<br>四、推论<br>第二节 政府干预条件下产业地理集中机制分析<br>一、引言<br>二、模型<br>三、分析<br>四、推论<br>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地理集中机制分析<br>一、引言<br>二、模型<br>三、分析<br>四、推论<br>第四节 基于产业特征的空间竞争理论假说<br>一、空间竞争理论概述<br>二、产业内在特征相关假说<br>三、产业外在特征相关假说<br><br>第四章 产业地理集中的时空特征<br>第一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br>一、标准差系数<br>二、集中率<br>三、区位商<br>四、区位基尼系数<br>五、绝对地理集中和相对地理集中<br>六、空间分散度指数<br>七、熵指数<br>八、克鲁格曼集中指数<br>九、EG指数<br>十、布什和莱茵哈特地理集中指数<br>第二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类型划分<br>第三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国际比较<br>一、制造业地理集中模式的变化<br>二、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br>三、区域范围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br>四、产业的细分程度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br>五、政府政策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br>六、国外研究对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的启示<br>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统计描述<br>一、数据<br>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特点<br>三、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变化趋势<br>四、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现象的经验解释<br><br>第五章 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因素<br>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含义<br>一、被解释变量<br>二、解释变量<br>第二节 计量模型<br>一、技术<br>二、需求和销售<br>三、投入价格<br>四、消费<br>五、估计方程<br>第三节 产业特征与制造业地理集中<br>一、产业内在特征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br>二、产业外在特征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br>第四节 产业特征、地区禀赋与制造业地理集中<br>一、市场性因素分析<br>二、财政收支因素分析<br>三、对外开放因素分析<br><br>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地理集中与地区专业化<br>第一节 产业区位变迁<br>一、产业区位变迁相关概念的界定<br>二、产业区位变迁过程中的扩散与集聚<br>三、产业扩散的决定因素<br>四、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br>第二节 “克鲁格曼假说”的提出<br>第三节 分析方法与模型<br>一、经典偏离份额模型<br>二、空间依赖模型<br>三、空间过滤模型<br>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的统计分析<br>第五节 对空间效应的进一步分解<br>第六节 小结<br><br>第七章 转型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过渡<br>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回顾<br>一、非均衡发展阶段(1978~1990年)<br>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1991年以后)<br>三、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br>第二节 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必要性<br>第三节 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目标取向<br>第四节 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br>一、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前提基础<br>二、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政策建议<br>第五节 本书结论<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