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博弈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735843
  • 作      者:
    褚晓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褚晓琳,女,1976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数量经济、流通经济、公司金融。先后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代表性成果有《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唐山市为例》《股权融资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博弈分析》《基于内部人控制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股权激励效应的博弈分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现状分析与理论方法、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融资理论基本概念、融资结构理论、博弈论、基于大股东控制视角的股权融资偏好博弈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非流通股股东收益、股权增值收益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展开
精彩书摘
    2.中国股权结构产生的问题
    首先,中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股权集中使得股东间约束难以形成,中小股东对国有大股东不能实行有效的制约,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也比较困难,这样就为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提供了机会。而且很多中小股东由于所占股权比例太小,没有动力参加公司治理。其次,国有股“所有者虚位”产生代理问题,致使国有资本没有增值动力,对管理层缺少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道德风险,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难以保持一致,公司治理中缺乏制衡机制,难以发挥公司治理效率。于是大股东就可利用关联交易、担保、投资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利润。再次,公司股权集中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分割,使得公司管理层不用担心通过二级市场上的收购和兼并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进而无须担心更换管理层的压力。这样管理层所作的各种决策主要考虑自身利益,忽视股东利益,并经常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3.1.3非流通股股东收益分析
    中国特有的股权结构即二元化格局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权融资中具有双重收益函数。一重是其所拥有的非流通股的股权增值收益,另外是在保持对上市公司控股权中所享有的控制权收益。
展开
目录
1 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2 现状分析与理论方法
2.1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
2.2 融资理论基本概念
2.3 融资结构理论
2.4 博弈论

3 基于大股东控制视角的股权融资偏好博弈分析
3.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非流通股股东收益
3.2 股权增值收益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3.3 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4 基于内部人控制的股权融资偏好博弈分析
4.1 “内部人控制”的概念
4.2 经理层私人收益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4.3 股权激励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5 基于成本与市场竞争的股权融资偏好博弈分析
5.1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分析
5.2 市场竞争对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
5.3 市场竞争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博弈模型
5.4 基于成本的股权融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6 结论、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本书主要结论
6.2 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建议
6.3 本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