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5758
  • 作      者:
    陆学艺,张??,唐军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权威机构 品牌图书 每年新版
  盘点年度资讯 预测时代前程
展开
作者简介
  陆学艺,研究员,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2010版)》全面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建设方面的最新成就,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市经济建设成就突出,200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之后北京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社会的现代化是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实现的,没有高度自觉地开展社会建设的历史过程就不可能完成真正的全面现代化。实践证明,社会的现代化应该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北京的社会建设具有组织机构健全、指导思想明确、实施规划科学、动员群众广泛和成效显著等特点。
展开
精彩书摘
  3.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和关系格局。①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两个结构要协调,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建设和现代社会结构的形成不可能实现;反之,社会建设和现代社会结构的形成又有力地支撑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等于现代社会结构调整会自发地实现,而是有赖于社会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和推动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设。社会结构中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社会中间阶层(或称中产阶层)的比重。
  二2009年北京社会建设的进展和成就
  2009年,北京继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又成功举办了国庆60周年的庆典活动,再次彰显了大国首都的风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在社会建设领域,北京市政府更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大投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举措,从而保证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良好的总体发展趋势。
展开
目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挑战
——2009~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形势报告
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
——关于北京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社会事业篇
北京城镇居民住房状况与住房政策分析
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北京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评估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市城八区养老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2009年北京推行“新农保”带来的新变化
2009年北京交通建设新亮点
——地铁4号线
北京地区农民文化需求变化分析
2009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社会管理篇
北京公益性社会组织案例分析
2009年北京社区服务站建设新进展
北京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研究
2009年北京社会治安状况分析
北京市消费污染与环境治理研究
2009年北京市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郊区县社会建设评估与分析
社会结构篇
北京中产阶层规模与特征
北京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半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微观热、宏观冷:2009年北京城乡居民消费状况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