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也有波动,甚至是大起大落式的波动。如从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经济“放卫星”式地“上升”,到随后国民经济因受沉重打击而转入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是一次大幅度的波动。从我国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经济运行在上升轨道的1966年,到“文化大革命”经济开始走下坡,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处于崩溃边缘,又是一次大的波动。但是,这种波动是由于政治原因、行政决策造成的,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周期性变动。<br> 改革开放以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的波动继续存在,但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大起大落,而且导致波动的原因也在变化,来自经济层面的原因逐渐加大了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度。<br> 按照我国学术界、舆论界的通常说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进行了6次较重大的宏观调控。第一次是1979-1981年,持续时间3年,主要调控背景是197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调控主要采用行政手段。第二次是1985-1986年,历时2年,主要调控背景是1984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调控主要采用行政手段。第三次是1989-1990年,历时2年,主要调控背景是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调控主要采用行政手段。第四次是1993-1996年,主要调控背景是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如果说前三次宏观调控基本上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话,那么从第四次宏观调控开始,已是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背景下的调控,我国政府所采用的掏空手段,也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做法,转变为开始注重对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第五次是1999-2002年,主要调控背景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的经济增长相对疲软,主要调控手段是扩大内需。第六次开始于2004年,结束于2008年初,主要调控背景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居高不下。在调控中,更注重了调控的预先性和多种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更注重了对经济平稳运行效果的追求。从2008年中后期开始,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潮,我国政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控。<br> 从1999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的波动,到2008年在实际金融风潮中我国经济的变化,都显示我国经济走势与外部世界的动荡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同步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周期性变化的阵阵涛声,看来正在悄悄地接近我们。对此,我们对经济周期变动带来的各种影响,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该树立起相应的风险意识,掌握应有的应对手段,才不致在将来的经济波动中举止失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