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区矫正制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31605
  • 作      者:
    汤道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如何维护社区安全?如何做好社区治安防控?如何解决社区矛盾纠纷?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如何搞好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安社区》丛书填补了我国平安社区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丛书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坚定的实践导向,是社会工作研究者及社区工作者必备的工作用书。
展开
内容介绍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是避免社会断裂,实现社会整合,维护安全稳定,加强治安防控的重要阵地,是平安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社区矫正制度分析》紧紧把握住“社区”这个重要研究对象,围绕平安社区建设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社区安全、社区治安防控、社区纠纷解决、社区矫正、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都是当前平安社区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1.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自愿性。志愿者工作,是一种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以实践志愿精神为目的的公益事业。是民主的,不受外来强力作用的。其动力完全来自于志愿者内心。<br>    2.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无偿的,但是并不表示不为他们提供一定经费或补贴,补偿他们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花费,如交通费、通信费、资料费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通过法律来加以规定①。像在日本,虽然对志愿者不支付工资,但会支付活动的全部或部分费用。<br>    3.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基本条件是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的法律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需要向矫正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颁发聘书后方可以从事社区矫正工作。这是因为社区矫正是一项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法定性和严肃性。<br>    4.社区矫正志愿者从事的社区矫正工作不是其专职工作,这有别于专职的矫正工作者。<br>    5.社区矫正志愿者具有一定的属地属性。大多社区矫正志愿者都是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这是因为社会志愿者对自己居住的社区甚至社区矫正对象非常熟悉,有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容易为矫正对象所接受②。<br>    6.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正处于试点阶段,专业的社区矫正队伍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社区矫正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国家专门机关的业务优势,并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事业,增强社区矫正的力量。促进社区矫正的专门性与群众性相结合是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社区矫正的缘起与发展<br>第一节  国外社区矫正的起源与理论基础<br>一、社区矫正的起源与早期形式<br>二、社区矫正的繁荣与成熟<br>三、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br>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社区矫正制度<br>一、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概况<br>二、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概况<br>三、澳大利亚的社区矫正制度概况<br>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社区矫正制度<br>一、德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概况<br>二、法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概况<br>三、日本的社区矫正制度概况<br>第二章  中国的社区矫正<br>第一节  中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状况<br>一、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br>二、社区矫正工作的评述<br>第二节  中国推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br>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br>二、人道主义<br>三、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br>四、功利主义<br>第三节  中国实施社区矫正的实践价值<br>一、保障人权<br>二、有效性<br>三、经济性<br>第四节  中国实施社区矫正的重要意义<br>一、社区矫正与和谐社会建设<br>二、社区矫正与平安建设<br>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br>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及其接收<br>一、社区矫正适用对象<br>二、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接收<br>第二节  矫正方案的制订<br>一、矫正方案制订概述<br>二、矫正方案制订的内容<br>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考核与奖惩<br>一、社区矫正的考核制度<br>二、社区矫正的奖惩制度<br>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解除<br>一、社区矫正解除概述<br>二、社区矫正解除条件<br>三、社区矫正解除程序<br>第四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措施<br>第一节  社区矫正措施选取的原则<br>一、依法矫正原则<br>二、以人为本原则<br>三、个别化原则<br>四、经济性原则<br>第二节  具体矫正措施<br>一、管理<br>二、教育<br>三、公益劳动<br>四、社会帮扶<br>第三节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治<br>一、心理矫治的原则<br>二、心理矫治的基本程序<br>三、心理矫治的主要方法<br>四、心理矫治的功能和作用<br>五、心理矫治实践中的问题<br>第四节  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制度<br>一、报到制度<br>二、监护制度<br>三、走访制度<br>四、学习制度<br>五、迁居制度<br>六、外出请假制度<br>七、会客制度<br>八、其他制度<br>第五节  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就业培训与社会保障<br>一、正确认识劳动与就业<br>二、劳动就业制度<br>三、职业技能培训<br>四、最低生活保障<br>五、法律权利保障<br>第五章  社区矫正的分类矫正体系<br>第一节  一般矫正对象的矫正体系<br>一、假释犯、缓刑犯的矫正<br>二、偶犯的矫正<br>三、暴力型犯罪人的矫正<br>四、过失犯的矫正<br>第二节  青少年犯的矫正体系<br>一、青少年犯的矫正工作情况<br>二、青少年犯的矫治对策<br>三、青少年犯的管理<br>第三节  其他特殊矫正对象的矫正体系<br>一、累犯、惯犯的矫正<br>二、职务犯罪人的矫正<br>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人的矫正<br>第四节  社区矫正对象的风险评估<br>一、矫正对象风险评估的概念<br>二、矫正对象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br>三、矫正对象风险评估实践——以上海为例<br>第六章  参与社区矫正的社会力量<br>第一节  社区组织参与社区矫正<br>一、社区组织概述<br>二、社区居(村)民委员会<br>三、社区治保会<br>四、社区人民调解组织<br>五、社区矫正服务中心<br>第二节  社区矫正志愿者<br>一、社区矫正志愿者概况<br>二、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br>三、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br>四、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br>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br>一、非政府组织基本理论概述<br>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基本理论与实践<br>第四节  其他组织参与社区矫正<br>一、企业参与社区矫正<br>二、学校参与社区矫正<br>附录:社区矫正有关条约、法规与文件政策<br>附录一  《联合国非拘禁措施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东京规则》)<br>附录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br>附录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br>附录四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br>附录五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