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03351
  • 作      者:
    柯卫,朱海波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人的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标志之一就是公民法治意识的确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研究》旨在研究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探索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有效途径。<br>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研究》认为:人的现代化可在多方面对法治意识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而法治意识又对人的现代化具有一种内生的催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提高公民素质,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以塑造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人将是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非常急迫的工程。<br>    全书分六章论证上述主题:<br>    第一章,从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入手阐明人的现代化的概念,同时厘清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论证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也就是思维方式中主体意识得到确认。<br>    第二章,将视角转向法治与人的现代化关系,论述了法治与人的现代化的相互促进作用,提出法治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模式,其核心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br>    第三章,探讨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内涵,从区别法律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关系入手,分析法治主体的法律认识程度和权利、公平、正义、平等等这样一些基础价值观念所构成的法治意识要素结构,探讨了法治意识与法制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br>    第四章,分析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性,提出法治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并分析了影响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的有关物质生活条件。<br>    第五章,研究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问题,将焦点集聚于当代公民素质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实际状况的分析和评价方面,分析公民素质制约人的现代化的原因,提出社会民众的法治意识不仅是法治的灵魂,也是人的现代化的一部分,必须重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br>    第六章,提出实现人的现代化,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继承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借鉴西方先进法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前提;制度完善和意识更新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条件;培育公民法治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发挥主体在制度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以社会主义法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标。
展开
目录
内容摘要<br>导言<br>第一章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br>第一节 人的现代化概述<br>一、人的现代化的概念<br>二、人的现代化的特征<br>三、人的现代化的内容<br>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br>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br>二、社会现代化的标准<br>三、社会现代化的特征<br>四、社会现代化的内容<br>五、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点<br>第三节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br>一、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性<br>二、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致性<br>三、主体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br>第二章 法治与人的现代化<br>第一节 法治的基本解读<br>一、法治的概念<br>二、法治的内涵和本质<br>第二节 法治与人<br>一、人与法治的关系<br>二、现代法治与现代人<br>第三节 法治与人的现代化的互动<br>一、法治社会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br>二、人的现代化促进法治建设的飞跃发展<br>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内涵<br>第一节 法律意识与法治意识<br>一、法律意识<br>二、法治意识<br>第二节 法治意识的要素<br>一、平等、公正和正义观<br>二、权利意识<br>三、民主参与意识<br>四、法律权威意识<br>五、法律素养<br>第三节 法治与法治意识的关系<br>一、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br>二、法治意识影响法治建设<br>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br>一、历史选择的社会主义法治<br>二、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br>三、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功能<br>四、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意识<br>第四章 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性<br>第一节 法治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br>一、法治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br>二、法治意识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br>第二节 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r>一、法治意识对现代人的塑造<br>二、人的现代化促进法治意识的培育<br>第三节 影响人的法治意识形成的因素<br>一、社会经济因素<br>二、社会政治因素<br>三、社会文化因素<br>第五章 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透视<br>第一节 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素质<br>一、公民素质的现状分析<br>二、公民素质的消极一面<br>第二节 公民法治意识的现状<br>一、法律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br>二、缺乏宪法意识<br>三、缺乏法律意识<br>四、缺乏守法意识<br>五、缺乏法律权威意识<br>六、缺乏法律信仰<br>七、缺乏民主意识<br>八、缺乏权利意识<br>九、普法教育存在的问题<br>十、法治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br>第三节 公民素质对人的现代化的制约<br>一、公民素质制约人的现代化的原因<br>二、公民素质制约人的现代化的结论<br>第六章 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实现人的现代化<br>第一节 继承和借鉴: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资源<br>一、西方法治文化资源<br>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br>三、借鉴与超越<br>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前提<br>一、法治意识的提高标志着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br>二、法治意识的形成推动着人的现代化进程<br>第三节 制度完善和意识更新: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条件<br>一、良法之治:体现法律的正义性<br>二、人权保障:凸显现代人的主体权利<br>三、完善民主:促进现代人的参政议政能力<br>四、法律至上:培养公民对法律的神圣感<br>五、公正执法:加强公民对法律的正义感<br>六、法制完备:增强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br>第四节 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br>一、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模式<br>二、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方法<br>结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