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代科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320014
  • 作      者:
    姜丹丹编著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古代科举》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之《古代科举》。
展开
内容介绍
    科举,始于605年的隋朝,发展并成熟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历经一千三百年,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雾里看花、莫衷一是。然而,科举制度在华夏大地绵延了十三个世纪之久,自然有它赖以存在的道理,今天,把科举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更应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几年间,总共举行了四五次科考,共录取秀才、进士十二人。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取第一名的称解元或是解头。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取第一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科举考试改由礼部侍郎主持,这是因为郎官地位太低。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考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为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的人一般重进士,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在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文宗大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分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也并不是唐代招纳人才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人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宋代进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宋代之所以改良科举制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皇帝想要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自此以后,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门生。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及公正,宋朝对考试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另一方面,宋代取士的数量大增,每科进士通常达数百人,并且放宽了应考条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如何都可以应考,对偏远地方的考生更给予支持,赠与路费。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均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立即奔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在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中进士者都会授予官衔,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之后为明、清两朝所沿袭,至科举被废为止。
    宋代灭亡后,至元仁宗延祜二年(1315年),再次开办科举考试。元代科举分地方的乡试和在京9币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从仁宗到顺帝灭亡时为止,科举时办时废,只举办过大约十次,取士一千余人。但元代科举所选人才通常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代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明朝的科举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改良发展,制度已经非常完善,规模也更加庞大,参加科举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但是考核的内容却开始僵化。明朝二百多年共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一万七千人。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朝的制度。清朝开国之初,曾在顺冶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但不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仕之途留给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朝近三百年间共开科一百一十二次,取进士二万六千余人,进土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满人,其中两人是顺治分榜时所取。明清时期,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认为是入仕的正途。另一个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还有因为其长辈曾为国建功立业而特准的“荫监”,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为“捐监”。监生虽然也可以参加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低,不受重视。
    鸦片战争后,科举考试的内容渐渐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脱节,加上“西学东渐”和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渐渐衰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京考会试的举人集体请愿,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建议之一,便是改革科举,兴办新学。百日维新时,科举一度被废,但在戊戌政变后再次被恢复。1901年,清政府废除考试用八股文,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谕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
展开
目录
一  追溯科举制度的产生
二  纵览中国千年科举
三  古代科举制度概述
四  光怪陆离的应试现象
五  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
六  科举人物的喜怒哀乐
七  发人深省的科举奇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