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901052
  • 作      者:
    侯建良著
  • 出 版 社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侯建良,1945年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市。原人事部副部长。196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本科毕业后,在山东省沾化县工作。1979年8月至198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国政治制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戴逸,韦庆远等,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劳动人事部人才资源研究所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88年3月后,历任人事部处长、副司长、司长、副部长。2006年3月退出行政领导岗位,担任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对中外公务员制度。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科举制度等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著有《公务员制度发展纪实》一书,主编(或副主编)《公务员管理概论》、《人事专业普法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程》等书十几种,发表《文官制度起源于中国》、《二十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回顾》、《我国公务员范围的几次变化》等文章上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1983年春季,我参加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比较文官制度研究班”,应邀前来讲课的美国学者、曾担任卡特政府人事管理总署署长的艾伦?坎贝尔的开场白,使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联合国(有关机构)让我到中国来讲文官制度,我吃了一惊,因为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创始者”,它没有经过任何国际组织的评选,但世界公认,口碑相传,这是何等荣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 隋代以前的选拔录用制度
    一、两汉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是西汉、东汉时期,朝廷责成各地长官及中央的高级官员,察访所属基层官吏及百姓,按照一定要求(名目)和数量定期举荐人才的制度。这项制度是在汉初皇帝采取下诏求贤办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高祖、汉文帝都曾下诏求贤,要求郡守们推荐人才。但这些措施都是临时决定、不定期举行的。到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郡国”(地方行政区域的泛称,包括各郡和诸侯国)各举孝廉一人,开始有了制度化的趋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建议,使诸侯、郡守、秩次“二千石”的官员,物色吏员及百姓中的“贤者”,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做宿卫(当时做官渠道之一是,先做朝廷的郎官,在皇帝周围负责警卫、仪仗、值班等工作,表现好的再选拔做其他官员);推荐了优秀人才有赏,推荐了不肖之人有罚。按照《文献通考》的说法,汉武帝采取了他的建议,“以后就令州郡举荐‘茂材’‘孝廉’,这都是从董仲舒提出建议那时开始的”①。于是正式产生了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要求各郡国每年都要察访推荐,即“岁察”。这与其他无一定时限、多出于临时动议的选拔办法大不相同。例如“下诏举士”即多出于临时动议(后面要介绍),不如察举规范。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选拔录用制度
第一节 选拔录用制度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隋代以前的选拔录用制度
第三节 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度
第四节 其他几种比较重要的录用制度
第五节 几种选拔录用制度的比较

第二章 铨选任用制度
第一节 候用人员的分类排序
第二节 任用权限的划分
第三节 铨选方法及任命形式
第四节 与铨选任用有关的几种制度规定

第三章 爵位 勋位 品级 官阶
第一节 爵位制度
第二节 勋位制度
第三节 品级
第四节 官阶
第五节 古代的人事分类

第四章 考课制度
第一节 基本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考课的内容和标准
第三节 考课结果及其使用
第四节 考课中出现的问题及考课监督

第五章 奖惩制度
第一节 奖励事由与奖励种类
第二节 惩戒事由、处分种类及有关政策

第六章 回避制度
第一节 回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古代回避制度的作用及其发展原因

第七章 俸禄制度
第一节 制度沿革
第二节 俸禄制度的有关内容
第三节 俸禄水平与相关制度
第四节 俸禄水平对廉政的影响

第八章 退休制度
第一节 退休条件
第二节 退休方式
第三节 退休待遇及退休管理

第九章 休假制度与抚恤制度
第一节 休假制度
第二节 抚恤制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