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要违背良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8614
  • 作      者:
    唐毅编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太子党是日本最大政治问题
  脱光了也要干干净净
  网络威胁论
  媒体的社会担当
  范美忠是个好男人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封口费
  ……
  江平冯仑张鸣展江高金素梅蕾轲庄慎之间丘露薇……
  让我们一起,在腾汛深度感知冷暖
展开
作者简介
  唐毅,四川达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先后供职于网易、腾讯网,网易深度频道、腾讯深度频道创办者,策划开办了腾讯网《深度对话》栏目。统筹策划了腾讯新闻品牌栏目:《两会三人行》(曹景行主持)、《十位历史学家眼中中国》、哥本哈根特別报道《双城记》、“5.12”汶川大地震前线直击报道、2008美国大选前线直击报道、“影响中国腾讯网年度华语传媒盛典”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那些曾经在网络视频中音容毕现的人物和对白,经过纸张印刷,以图书的形式再现出来,在网络时代的数字传播和人类文明赖以薪传的纸质传播之间的这种转换,让我不由得生出一些莫名的感慨。
展开
精彩书摘
  深度对话:那五年期间,您是怎么度过的呢?
  江平:在苏联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在喀山(大学)。喀山(大学)是列宁开始学习、从事革命的地方,所以喀山大学法律系有专门的列宁的座位,上面写着“列宁曾经在这里学习过”,当时能跟列宁作为前后同学应该说是很光荣的。
  但是到了喀山之后,又发现不满足,为什么呢 ?中国人到苏联来学习你总要挑最好的学校吧,(当时)最好的学校就是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而不能去这两个大学(还是很遗憾的),所以我们去了喀山不久,就向大使馆提出来要求转学。
  另外也有一个理由就是,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之后搞了一个全国大赦,全国大赦放出来很多人,而当时喀山的社会秩序不算太好,经过了大赦之后,应该说又差了一些。所以中国学生有人人自危之感,觉得应该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到中国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当时在喀山有中国学生学习的学校共有三所,学法律的、学航空的和学化工的,最后这三所学校都到了莫斯科,这是我们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在莫斯科大学。我们知道苏联高等学校分学院和大学,学院是四年,大学是五年。所以我们转到了大学之后,如果加上头一年专门学俄语,那我们就要变成六年了,六年这个时间消耗太厉害了。我们当时所有的留学生去了苏联,五年也好,六年也好,都不能回国,因为回来一次花费太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极力希望尽量能够早学完回国来参加工作、报效祖国。
  我们去的这一批12个人,除了一个(学过)俄语,其他都是头一年作为预备班学员专学俄语。后来的学生就不一样了,都是头一年在国内先学俄语。我们这第一年在国外学外语,花费是很大的。我这个人因为原来在国内俄语没有很扎实的基础,但是自学了一点,语法、单词也稍微了解一点,所以在第一年里面,我头半年专门学了俄语,到下半年就插班进入了第二年课程的学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最后我抢了一顶“右派”的帽子。因为如果你到1957年的7月份回国的话,完全反右的形势已经都展开了,那就没有这个可怕的政治运动了。所以有人给我开玩笑说“你努力学习的结果是抢到了一顶右派的帽子”。中苏关系的三个阶段:斯大林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深度对话:有时候一些事情确实是特别巧,再回过头来看,当时苏联算是中国的老大哥,您作为中国留学生去苏联,苏联人对您友善吗?当时的苏中关系是怎么样的?
  江平:中苏关系就我的回忆来理解是分为三个阶段。斯大林在的时候,对中国是持怀疑态度的。所谓怀疑态度,就是他始终认为中国是农民运动,这个农民不是真正的工人阶级的政党,所以他怕中国人走的道路是另外一条道路,不能跟苏联的想法真正一样。从过去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不断的纠纷也可以明显看出这个问题。斯大林并不特別信任中国,虽然其后来对中国革命也给于了比较好的评价,但是在心中并不是这样。
  我们去苏联那时候感觉特别明显。比如说我们1951年去的时候,当时有一条规定,中国学生不能够在苏联搞任何的党的活动,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是非法的,你用别的名义可以,但不能用中国共产党的名义来进行。
  深度对话:为什么呢?现在来看,我们真的是无法理解。
  江平:它就认为你是一个国家,你外国党在这儿活动怎么行呢?所以,中国跟苏联的关系真正的密切,是斯大林死后,1953年以后了,或者说从1954年到1957年。1958年这一段应该说是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候,这样的话,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也公开了,我们也可以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跟苏联的党来进行交涉,搞一些活动。这一段时间关系真正不错。赫鲁晓夫执政的时候是中苏关系最好的时候。
  第三个阶段开始出现摩擦和纠纷,从1957年、1958年以后开始出现,最厉害的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珍宝岛武装冲突。这是中苏关系的三个阶段。
  从我们在苏联的接触来看,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做的报告,就是关于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的报告。这个报告开始时叫“秘密报告”,后来公开传达,外国学生也可以随便听了,而且还不断地来报告,或者通过喇叭来广播。当时苏联的很多学生是很不能接受的。因为原先看的斯大林是神一样,而听了这个报告以后,斯大林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凶犯。杀掉了多少政治局委员,杀掉了多少党代表,应该说这是一个个人品行很罪恶的人。
  所以有些苏联学生喝酒、闹事,想不通,我们也想不通。斯大林是这么一个世界共产党人所崇拜的人,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这在我的个人思想中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也就是说,斯大林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呢?我觉得不能怪罪到一个人身上。
展开
目录
序一 另一种深度
序二 数字和文字
江平: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中国历次的政治运动最大的问题是培养了一种不敢说真话的思想。我尽量做到了说真话,不去为了追求官职而昧掉自己的良心。
冯仑:民企脱光了也要千干净净!在中国做事情,不要去做狮子、不要去做豺狗、不要去做狼,而要做大象,第一不争,第二后发制人。
展江:“封口费”说明有些媒体堕落了传媒领域基本上是“法外”领域,尚处于“人治”阶段,应加强新闻立法,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防止新闻腐败的滋生。
吴建民:中国三十年没做过亏心事我发展起来了,我就想中国好,其他我不管,不行的。要照顾邻居,我好,我也希望你能好。这样的话,发展的阻力会小一点。人是这样,国家更是这样。
高金素梅:日本还没道歉,我们还在诉讼原住民的人格不可以用金钱来计算,我们不要钱,我们要人格。我们要的不是仇恨,而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真正记住这段历史。
周立太:怕的话,老子就不上庭了天天为农民工维权,自己的权利却得不到保障。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个律师,亲历了中国法律的完善与进步。
白血病儿家长:我要向总理磕一辈子头走投无路的白血病患者遇到了温总理,一下子改变了人生轨迹。除了感谢温总理,社会还应该为更多的患者做些什么?
鲁元珍: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个只能用双手来说话的世界,手语使不同的人群融合在同一个社会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加藤嘉一:太子党是日本当今最大政治问题一个中国人对本国的政治了解有多少,一个日本人对本国的政治了解有多少?很清楚了解本国政治的人,绝对不到10%。
简光洲:我为何点三鹿的名新闻从业者总是充满热情的,从业久了,对社会了解也增多了。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能通过自己逐步努力,让社会向良陸方向发展。
网上揭发瞒报事故记者:感谢温总理批示虽然这份职业有时让我遭遇很大的压力,包括身边亲近的人都会不理解。但我想必须要有人来留守,守住良知。
李鸿谷:周老虎在2008年会成“头条”么一方面大的事件可能会改变、塑造或者重新解构我们媒体。另外一方面。所有大的事件背后,我们媒体有没有能力去作为,我们有什么样的作为是很重要的。
曹轲:媒体人要有“社会担当”我希望我们的读者只是一个有基本道德准则、道德底线、公民意识,或者社会责任的普通人就可以了。
庄慎之:我眼中的“网络威胁论”网络兴起的时候平媒没有马上就意识到威胁。而相反,平媒可以依托网络媒体达到他原来所无法达到的资讯和影响力的扩散、延伸。
邓玉娇案被打记者:看不懂的巴东他们都希望我们走,空房打着客满招牌。会一直跟着你,去买件衣月匠都会跟着你看。
对话张鸣:敢告我“反革命”,我让你不及格大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而不是相反。
徐光兴:十年,地震对人们的心理伤害能进入康复期心理救援和其他救援要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不能认为救出人、治好身体所受到的伤、或者让他们吃好、住好就行了。心理救援是整个救援中的重要一环。
刘亚春:北川中学哪有几十个亿媒体一直关注北川中学,很多企业都表态要捐几千万、一个亿,外界就以为北川中学很有钱。我最清楚,我收到最大的一笔就是两百万。
唐高平:北川中学幸存教师的五年网络生涯经历这次地震后,我还要发动更多学生写博客,写自己的感受,让自己更坚强。
阊丘露薇:媒体应该怎样关注灾区如果你只是在某一个节。或者某一个时间点突然之间为了应这个节和这个点再去关心这批人,其实也需要反省一下。
范美忠妻子:美忠是个好男人丈夫是一个缺点很多的人,我一开始就特别的清楚,我也是缺点很多的人,我们也从来没有希望对方有朝一日要变成完人。
林天宏:回家背后中华民族的坚韧国家民族到了危难的时候,一些民族性格里头深层次的东西就会出来。人,C,里头有一些很善良的东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