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田野调查 立身之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088397
  • 作      者: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研究生院院长致辞、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致辞、研究生会主席发言、民俗与文化遗产、同仁“六月会”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分析——兼论“六月会”祭祀圈的提出、从民俗的演变看传统与当代的平衡——妙峰山新馒头圣会的出现及其民俗主义思考、仪式、展演与地方性策略——以水湄村“开灯”习俗为例、村民参与屯堡村寨建筑保护——贵州省安顺市屯堡建筑调研报告……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类学强调整体观,即分析任何一个文化现象不能孤立地从某一层面去看待,而应从文化的整体视角去分析和理解,用“因地制宜”的思想来看待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亦如此。我们应将少数民族的生育行为放在其整个的文化体系中去分析,建立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本文讨论的贵州省从江县银良村的村民生育意愿正是历史传统、生态环境、现代化影响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生育意愿的延续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共同构筑了现今侗族生育文化的主题。人们对子女性别的偏好以及数量的追求符合自然环境、生存条件的要求,正如彭德乔等说:“黔东南根深蒂固的男性偏好不是对萝卜青菜的那种偏爱,而是根源于严酷生存环境和特殊民族遭遇下的客观认识。”生育选择积淀为一种深厚的生育意愿,反过来又指导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育行为。然而,物质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变迁也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真实的生活环境也会左右村民的选择,打工浪潮、电视传媒等都使少数民族村民在生育态度、生育子女的性别选择、数量选择等方面承受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年轻人,比老一辈人更能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代与代之间成长背景的巨大差别决定了彼此之间文化的差别。
展开
目录
致辞
副校长致辞
研究生院院长致辞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致辞
研究生会主席发言
民俗与文化遗产
同仁“六月会”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分析——兼论“六月会”祭祀圈的提出
从民俗的演变看传统与当代的平衡——妙峰山新馒头圣会的出现及其民俗主义思考
仪式、展演与地方性策略——以水湄村“开灯”习俗为例
村民参与屯堡村寨建筑保护——贵州省安顺市屯堡建筑调研报告
排怪村苗族的当代“抢婚”习俗
“彩礼”与“嫁妆”个案研究——以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吴坝村为例
宗教的张力与委身——由各地回族念“尼卡哈”婚俗的差异引发的思考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延边节庆文化调查
新疆和田地区岩画调查报告
现实与民生
矿工移民的嬗变与社会适应——以包头石拐区塌陷矿区的移民安置点为例
冀村调查——汶川地区灾后重建中一个羌族村寨的社会状况研究
长洲水利枢纽库区移民补偿与安置问题研究——以泗洲村为个案
滇越跨境民族跨国流动与社会稳定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跨境民族为例
传承与变迁
橡胶种植对傣族社会文化的影响——以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曼列寨为例
离开了传统文化,牧区还能发展吗——以新疆伊犁那拉提卡普河阿克乌赞夏牧场为个案
贵州从江县银良村村民生育意愿现状调查
云南开远市农村妇女生育观调查
道德传承中的生死对话——云南宜良县观亡仪式的研究
热点问题关注
校园流行语及其社会学分析
文化变迁中的民族认同——陕西西安回坊的调查与研究
青海循化县加入村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健康”的地方性表述——以青海省一个回族村落为例
浅谈阿訇在构建和谐回族社区中的功能——以青海省化隆县群科镇G村为例
试析城市化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逻辑选择——以北京郊区z村和s村的旧村改造为例
博物馆多媒体影片调查研究——以首都博物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基本陈列中的多媒体短片为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