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善意的分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45928
  • 作      者:
    刘文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我们将尊重和体谅送给每个人,以更打动人心为追求境界,善意的力量将在我们周边升起,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文宁,1993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工人日报》新闻评论部主任。2009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参加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全国两会、全国劳模大会、’95北京世妇会等若干事件、会议、专题的报道,担纲《工人日报》近年来重要新闻评论的写作。
    评论《那一双双手,不仅诉说着艰苦与寂寞》、《以公民的姿态站立》、《用心灵去感知那别样的世界》获第二十届、第十七届、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若干评论获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全国优秀人口新闻作品奖、“五一”新闻奖、共青团好新闻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全国安全生产好新闻奖、首都女记协好新闻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善意的分量》作者是《工人日报》评论部主任刘文宁,是时评作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时评中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将评论的感性和理性融合得非常完美。《善意的分量》作者以其特有的女性柔情融于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让人们在阅读说理文章之时,也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力量。在《善意的分量》中,你可以看到,就业、看病、上学、住房,但凡让百姓眉头紧锁的事,都让作者操心;地震、火灾、瘟疫、矿难,凭着责任,凭着良知,作者以笔墨相助。
展开
精彩书评
    女性评论员以其特有的女性柔情融于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让人们在阅读说理文章之时,也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力量。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就业、看病、上学、住房,但凡让百姓眉头紧锁的事,都让作者操心;地震、火灾、瘟疫、矿难,凭着责任,凭着良知,作者以笔墨相助。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赵振宇
    文宁的新闻评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人文情怀,这应该与她的社会学专业背景有关:二是文笔细腻,这应该与她的女性身份有关。在时评如潮的当下,以细腻文笔写作者似不多见;如果散文笔法也成为新闻时评写作的一种,那么,文宁可算较早实践者。
    ——《工人日报》副总编 张刃
展开
精彩书摘
    “安安静静地办学”,指的是一种办学理念,即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名利办学,为了上级领导高兴办学,为了个人职务升迁办学。它与教育者的操守和定力相关,更与教育制度改革有关,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它首先需要校长要具备教育家的气度、境界与定力。那些把办教育仅当成混个饭碗、混个一官半职、捞些好处的校长,不会理解这种“安静”;那些不能从内心热爱教育事业、喜爱每一个学生的人,只以眼前的名利而不是以多年后的桃李满天下为人生最快慰的校长,不会理解这种“安静”。
    同时,如果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仅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时,让一个校长超然事外,很不现实。即使明知按分数排队、按分数奖罚教师、搞优生差生教育等做法不符合教育规律,校长们有时也会不得已而为之。当那些下力气走素质教育路的学校,最终敌不过走应试教育路的学校时,最终往往是前者的屈从,是惟分数论占了上风。这种“安静”又何尝不是时下其他领域的稀有氛围呢?在某些地方,踏踏实实琢磨着给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人往往并不引人注目,比较活跃和“吃香”的,多是那些八面玲珑、曲意逢迎、结关系拉帮派的人。在这些人眼中,于自己名利有关的,一定大张旗鼓、不遗余力,惟恐声势不足、手笔不大。有的不顾当地实际大拆大建,城市面貌似乎日新月异,可百姓受惠不多,少数人的“脸面”似乎很有光彩,个人腰包也日渐鼓起。有的为招商引资而不顾环境承受力,致使当地水变黑了、空气污浊了、得病的人多了,可有人却因GDP上升而一路高升。与此相对,那些百姓急切盼望解决的民生问题,因费时费力、短期内难见成效,则能拖就拖。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民生温暖
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哪件事不顺,都让百姓眉头紧锁。
1.“中国式退休”,几家欢乐几家愁/2
2.治“医闹”,有多难/4
3.“好医院”的标准是啥/6
4.学生及家长的“功利”是怎么来的/9
5.解读“母爱的疯狂”/1l
6.好一个“安安静静”/14
7.高校举债追逐奢华之风该刹车了/17
8.“先回迁,再拆迁”不仅是时间先后的事/20
9.那“怡然的表情”如何换算/22
10.水价调整:拿出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24
11.让透明机制遏制景区门票“一路高歌”/26
12.“百姓出行不太累”也是政绩/28
13.别指望制作虚假广告者把良心当回事/30

第二篇 草根权益
他们承受着的远不仅仅是底层生存的艰辛,更是被主流社会的边缘、冷淡。他们同样渴望温暖的阳光,渴望站在巅峰,渴望被人尊重的感觉。
14.那一双双手,不仅诉说着艰苦与寂寞/34
15.怎一个“吃苦耐劳”了得/37
16.“野骆驼”的机警和耐力/39
17.他们不是“干活儿的机器”/42
18.最低工资标准的“爱恨情仇”/44
19.终结“只涨利润不涨工资”/48
20.欠薪,“老账”“新账”都要算/51
21.三位农民工推开一扇标志之门/53
22.与劳动者同行/55
23.那扇门那盏灯那条路,为所有人而开/58
24.被养着与生存着是两回事/61
25.用心灵去感知那别样的世界/64

第三篇 大地之痛
地震、瘟疫、矿难、有毒食品等,挟着阴风,披着邪恶的黑斗篷,降临人世……我们应对的武器,有良知,有责任,有相助,也有无奈、自责和悲伤。
26.更多的时候,那些伤痛需要沉寂/68
27.“以人为本”的分量有多重/71
28.感恩之外也是为了一种寻找/75
29.“让学生先走”:良知的回响/77
30.今天,她们身上只有坚强/79
31.真想握一握你的手/81
32.举国志哀:祭奠罹难者最隆重的仪式/83
33.脆弱的生活与珍贵的生命/85
34.“坏事变好事”是危险的自慰/88
35.“非典”是突如其来的吗/92
36.鼠患过后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94
37.“问题奶粉”让我们输得很惨/96
38.让瞒报矿难者付出代价/98

第四篇 世道人心
财富的欲望,权力的欲望,成名的欲望……欲望形形色色,充斥大街小巷。那“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分量又有多重?
39.可不可以“慢慢来”/102
40.干净,一个极高的评价/105
41.抓住幸福的衣襟/108
42.放下钱,或许会捡起更有意思的东西/112
43.“剩女”的境界/114
44.一位好老板与一颗平常心/117
45.让敬畏的力量在我们心中成长/120
46.美味的欲望/123
47.“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心态很可怕/127

第五篇 文化家园
假如所有的城市全都“千城一面”,假如所有的传统节日全都取消,假如所有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全都拆毁,假如所有的国学书籍全部烧掉,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脐带”联系何在?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文化基因何在?
48.“毁真文物,建假古董”:真糊涂还是装糊涂/132
49.城市家园:何时远离浮躁与喧嚣/135
50.只盯着GDP,自然顾不上古迹保护/139
51.假如没有了传统节日……/142
52.跟世博一起穿越历史憧憬未来/146
53.“善意”的分量很重/149
54.刷在墙上的那些叫“标语”的字/152
55,最动人的不是风景/155
56.“国学热”的若干思考/158
57.寻找那种敬畏和淡淡的悲哀/160
58.享受奥运的快乐/162

第六篇 公民姿态
第七篇 公共治理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