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瞒和骗的游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45911
  • 作      者:
    潘多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瞒和骗的游戏》沿着鲁迅的路径,以“瞒和骗的游戏”为视角,对当下的中国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展开
作者简介
    潘多拉,原名潘洪其,1970年生于重庆。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为《北京青年报》评论员、主任编辑。在《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中国经济时报》、《大公报》、《南风窗》等报刊发表杂文、时事评论、学术论文等700多万字。长期为《重庆日报》、《东方早报》、《新民周刊》、《现代快报》、《三晋都市报》、《珠江晚报》等报刊撰写专栏文章。有文集《即席发言》(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英俊的丑角》(黄河出版社出版)、《中国魔盒——潘多拉大战腐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可信其有》(台海出版社出版)、《指名道姓——潘多拉酷评公众人物》(台海出版社出版)、《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北京出版社出版)、《瞒不住了》(台海出版社出版)等问世。主编有《疼痛——《北京青年报》精粹》(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自由呼吸——《北京青年报》精品集》(台海出版社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瞒和骗的游戏》为青年杂文家、时评家潘多拉的一本时评自选集, 《瞒和骗的游戏》以“瞒和骗的游戏”为视角,对当下中国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作者的文字沉雄浑厚、犀利明快、论理深入、汪洋恣肆,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盛誉。书中收录的多篇杂文时评,在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成为报刊和网上热议的焦点话题。《瞒和骗的游戏》关注时局世态、心系国家命运,善作思想操练者不可不读。
    《瞒和骗的游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既是一部时评文集,也是一部杂文集,既是一部新闻学作品,也是一部文学作品。《瞒和骗的游戏》所收入的时评作品,分析深入透彻,着眼长远,避免了一事一议、浅尝辄止的弊端,能够超越新闻作品的时效性,具有文学作品的恒久价值。作者追求理性与激情、论说与文采、知性与趣味的统一,并将时评与杂文两种文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之后,又于1998年宣布申办2008年奥运会,终获成功。为争取举办奥运会的机会,中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向世界显示了极大的诚意,这可以理解为,中国是在主动争取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机会,而不是在坐等这样的机会,中国是在主动求变,而不是被动地坐等被世界改变。所以,我们可以说是“奥运会改变中国”,也可以说是“中国通过奥运会改变自我”,中国具有“求变”、“自变”的主动性,这是“奥运改变中国”的一个基本前提。
    更重要的是,“奥运改变中国”的效应已经出现。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申办、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如前引《新民周刊》的评论所言,“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以降,中国一直努力追求奥运理想,奥运筹备也实实在在推动着我们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实现了‘高速与稳定、持续’的并存状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奇迹’,继续冲向世界经济三强位次,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文化日见多元,思想表达更加顺畅……”
    另一方面,种种改变也体现在本届奥运会期间,如香港《文汇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所言,“京奥中透露的不少信息都显示,中国希望改变,中国正在改变”,“虽然,维持社会秩序时,地方公安数次与记者发生冲突,但事后,他们的领导都公开向记者表示了歉意,这在历史上少见;虽然,媒体指责,北京设立的示威公园冷清,成国际笑话,但至少,北京知道了,示威是一种权利,不容忽视;奥运期间,新疆及京城都发生了暴力事件,但北京官方媒体没有掩饰,第一时间作了报道,即使是海外媒体对京奥开幕礼涉嫌造假的批评,也是北京媒体最先曝光的。如此这般,还有很多,这些都说明,中国举办奥运,不是背离奥林匹克的价值观越来越远,而是渐渐走近。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时政观风
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都分享到了相应的“特权福利”,市检察院检察长、中级法院院长也“一个都不能少”地被纳入觳中,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到位,各种关系协调周全,所有的监督手段统统失效。“特权联盟”真的就不需要“怕”点儿什么吗?
1.民主是个好政绩/2
2.宪法如何可“用”/6
3.将“奥运改变中国”进行到底/9
4.张平是个中专生/13
5.人大代表该是什么“专才”/16
6.人大代表专职化的“捷径”/19
7.罢免一个人大代表有多难/23
8.公款消费知多少/26
9.“特权联盟”怕什么/30
10.黑社会保护伞的“一般规律”/34
11.“闹”的正面效应/38
12.“鸵鸟战术”换不来社会稳定/41
13.天上掉下个“诽谤政府罪”/44
14.“抹黑”与“背黑锅”/47
15.舆论监督无需“恩准护照”/50
16.假新闻背后的真问题/53
17.舆论监督该如何“入法”/56
18.记者如何避免挨打/59
19.一个“防民之口”的典型标本/62
20.官太太在哪儿发财/65
21.谁“绑架”了县委书记/68
22.香港治官“职务越高处分越重”/71
23.“官场幼稚病”的警示/74
24.“百官共贪”更可信/77
25.欣闻贪官异国受审/80
26.贪官悔过书难免抄袭/83
27.谁“选举”秦裕当区长/86
28.谁说周久耕案不可复制/89

第二篇 世态品读
“成功焦虑症”的诱因,在于流行的社会意识对所谓“成功”的片面认定与过度强化。人们耳目所及,能挣钱、挣大钱、香车豪宅、出人头地、富贵还乡、赢者通吃、名利双收,通通都是“成功”的代名词,一个人如果不成功,仿佛真的就是一个可耻的罪人。
29.质疑王旭明的“可爱”/94
30.唐家璇何以引用“未解密文献”/97
31.朱清时为何敢“叫板”教育部/100
32.一个建筑老板对灾后重建的警告/103
33.专家为“豆腐渣结论”做铺垫/106
34.从“周老虎”事件看信任危机/‘109
35.经适房舞弊案与“中介腐败”/112
36.“权势通吃”的严重警示/116
37.驻京办去留的政治逻辑/119
38.“躲猫猫”调查不是一个好策划/123
39.听证会别搞成“卖保险”/128
40.官场讲真话难不难/131
41.官员整容为哪般/134
42.局长为何不“亲自”/137
43.反腐心切不可谬托知己/140
44.体会“在中国”的优越性/143
45.有感于杨佳“法律意识强”/146
46.上访法官的妻子与哈佛的清洁工/149
47.上访群众为何能“敲诈”政府/152
48.校园凶案与“社会精神病”/155
49.强者的傲慢与弱者的报复/158
50.从“成功学毒药”到“成功焦虑症”/161
51.教会孩子“痛吾痛以及人之痛”/164
52.名人代言的责任与风险/167
53.以“假定善意”增进社会信任/170
54.人会不会堕落得这么深/174
55.富豪征婚游戏能玩多久/178

第三篇 思想体操
中国老百姓一向很容易被瞒骗,久而久之也能生发出一些“反瞒骗”的智慧来,其表现之一竟然与“上面”的高级官员如出一辙,就是假装对自己被瞒骗毫无察觉,继续维持与瞒骗者的合作关系。
56.贪官“官话吐真言”/182
57.贪官的反腐檄文/185
58.瞒和骗的游戏/188
59.论“言者有功”/19l
60.多说民主的普遍性/194
61.“跟众”的赞歌/198
62.有一些“不可行性论证”没有必要/202
63.否认“普世价值”为哪般/205
64.不要患上“受辱妄想症”/2ll
65.给“洋表扬”去掉一个最高分/215
66.不要患上“被夸赞妄想症”/218
67.也说“不照搬西方那一套”/221
68.从“晋官难当”说起/224
69.说“议员不可能腐败”/227
70.赦免贪官“原罪”与政治妥协/230
71.“认为受到尊重”有何难哉/243
72.说不清的官场“潜规则”/246
73.普通人滥用权力的根源/250
74.现实比“盲井”更恐怖/253
75.从拒绝遗忘到与历史和解/256
76.大人物的“人情味”/259
77.中国离公民社会还有“六十步”/262
78.学学“洋家教”/265
后记 我的乐观和悲观/26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