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中国改革面对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未来无法回避的战略话题。动力充足,而阻力无穷,但历史总是在前进!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30年摸索,后30年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展望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能量已经基本释放,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动力必将缘自社会体制改革,让百姓分享更多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国家将更加繁荣昌盛与长治久安。
中国改革何去何从。路在何方?!未来30年。中国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汇聚当前最重大的时政民生问题,向最富盛名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求解为何当前国进民退、国富民穷、大而不强,富而不贵?教育、医疗、住房……几座大山重压,路在何方?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仅关系到物质意义上的民生,更是涉及宪政保护下人的尊严。温家宝总理在除夕团拜会上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人民有尊严地活着,《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中的意见领袖为中国改革指明方向、照亮道路!!《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作者阵容豪华,都是国内时政、经济界响当当的人物。2010年是中国改革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经济领域的能量已经释放,要从经济领域逐渐转向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前景令人期待,挑战也许更大!
展开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今后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转型进行相应的转型,从鼓励利益追求转向注重权利保障,在保障权利的前提下重新激发改革动力。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国企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国家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划拨社保、资本市场上股份减持、转让等多种形式把政府持有的财富转移到广大民众手中。
——秦晓(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未来基本的医疗一定是老百姓的福利,也就是政府的责任。不能把医疗变成一个普通的牟利商品,医疗必须是公共产品,它应该按需分配。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美国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人有头脑。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