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罗斯的中国形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9348
  • 作      者:
    孙芳,陈金鹏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孙芳,女,1980年生,山东淄博人。2008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曾于2000-2001年、2006-2007年分别在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留学进修。曾在《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理论动态》、《中国俄语教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伯利亚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并参与了译著《当代翻译学》的翻译。陈金鹏,男,1979年生,山东德州人,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历史学博上,南开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中俄文化交流史、俄国汉学史。
展开
内容介绍
    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出现了三种套话:“哲人之邦”、“衰朽之邦”、“兄弟之邦”。“哲人之邦”的形象类型出现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西欧启蒙思想中美化、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进入俄罗斯。现代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多受西方的影响。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同样在俄罗斯思想界获得反响。俄罗斯文化界,不管是西欧派还是斯拉夫派,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是一致的:中国形象从道德高尚、制度开明的“哲人之邦”转向停滞腐败、专制无能、野蛮堕落的东方帝国。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俄罗斯的中国形象素来与俄罗斯帝国特有的文化政治传统相关,是俄罗斯文化身份确认与地缘政治想象的产物。研究俄罗斯的中国形象,无论如何不能忽略贯穿俄罗斯历史的扩张主义思想与激情。“衰朽之邦”是现代俄罗斯扩张主义思潮的产物,分享着西方现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东方主义想象;而苏联时期的“兄弟之邦”形象,则是“红色帝国”苏联的全球战略格局的想象性实现,甚至继承了“第三罗马”与“斯拉夫帝国”的文化传统。在从十月革命到中苏交恶的近半个世纪里,中俄之间的政治友谊代替了文化敌意,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一度成为“兄弟之邦”。
展开
精彩书摘
    上述俄罗斯自我意识在另一层面上可以理解为荣格所说的集体图像(Collective Image)。①它具有两种不容忽视的功能:
    (一)它具有不断外化的功能;
    (二)它是一种俄罗斯建构中国形象的解释系统,具有解释功能。
    先讨论第一点,作为集体图像的俄罗斯自我意识具有不断外化的功能。荣格的集体图像的提出和延伸有一个过程,略为梳理该过程有助于理解俄罗斯自我认识的外化作用。1945年荣格作系列讲座的第四讲,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梦,他提出:“对一个意味深长的梦的讨论,比如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个,如果只停留在个人范围内,是绝不够的。这种梦包含着一种原型(Archety pallmage),这总是表明,做梦者的心理状态决不是只局限在个人的无意识中,他的问题不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了,而是触及到一般人类的问题了。鬼怪的象征就说明了这一点。”②1936年荣格还提出了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概念,他认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必然会自发地出现在个人的心理中,尤其是藉梦、幻觉、妄想等消极想象和创造性的积极想象而显现出来。③荣格的集体图像说的意义在于,他指出在人类(当然也包括在单个的民族)中某种集体图像是会通过一些单个的人不断表达出来。俄罗斯人的关于世界想象和其在世界中的位置的使命的集体图像,不断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历史文献、个人著作和言论中,成为影响俄罗斯与其它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潜在因素。比如关于莫斯科是第三罗马的想象,首先以书信的形式出现在15世纪末,其后经过普希金、波戈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演化,到20世纪依然具有其强劲的外化力量;比如在勃洛克著名的长诗《十二个》中彼得格勒街头的赤卫队员宣称:“我们要叫所有的资产阶级吃吃苦,我们要煽起世界的大火。”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俄罗斯的中国想象:历史的回顾
第一节 双头鹰初遇东方龙
第二节 “中国风”东渐

第二章 熊看龙:俄罗斯中国形象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哲人之邦·衰朽之邦·兄弟之邦

第三章 “俄罗斯思想”中的“中国”
第一节 西方派东方主义:先帝啊性阴影中的中国
第二节 超越东-西主:斯拉夫派在中国与西方之间构建“俄罗斯性”
第三节 现代俄罗斯文化自觉的隐喻
第四节 不辨东西南北:20世纪“中国形象”失去思想深度

第四章 丹尼列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一次关于中国的论争
第一节 “中国之争”的历史缘起
第二节 丹尼列夫斯基的中国观
第三节 丹尼列夫斯基中国观的理论基石
第四节 索洛维约夫的中国观
第五节 索洛维约夫的《中国与欧洲》
第六节 丹·索之争引发的思考

第五章 格奥尔吉耶夫斯基:一位汉学家的中国观
第一节 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中国宗教的思考
第三节 中国形象:停滞亦活进步
第四节 关于中西历史特征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