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的22种底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15178
  • 作      者:
    (英)约翰?阿姆斯特朗(John Armstrong)著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爱的22种底色》著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单身女性网CEO陶思璇作序推荐
    Motionpost总裁《女人明白要趁早》作者王潇倾力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阿姆斯特朗,1966年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曾任伦敦大学美学系研究员和主任,现任墨尔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歌德:爱与生命》、《美的神秘力量》等作品。
    楼天如,就读于上海大学,主修法学和金融学。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成员,菅野洋子音乐会小提琴手,上海大学管弦乐队首席提琴手。
展开
内容介绍
    《爱的22种底色》主要内容简介:爱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完美爱情组合”?迷恋是源于真实,还是出自想象?爱情注定是“一年的火焰,三十年的灰烬”?爱情,是生命中少有的能够令人为之雀跃、神夺的乐事,然而一旦遭遇现实,爱情往往又变成了苦痛与折磨。如果我们能够以知性的态度剖析爱情。或许爱情的火焰就能得以不灭,或许爱情的灰烬里又能重现火苗。作者以冷调的打趣、旁征博引的解析,理智而知性地打造出一条恒久亲密的爱情之道。近乎不可捉摸的爱情,终于显出了可供揣摩的轮廓。如果你正在为爱苦恼,《爱的22种底色》将为你扫除恋情酸涩的疑难,永恒之爱将不再难以企及!如果你正体验着爱的甜蜜,《爱的22种底色》将带你去探寻更多的贴心和温暖,甜蜜之爱将更具永恒的魅力!
展开
精彩书评
    爱情的底色,是朴素的优雅,是温柔的坚定,是时光抹不去的年华,是爱情永恒魅力的源泉……作为送给自己灵魂的情人节礼物,没有比这本书更贴心、更合适的了!
    ——“法兰西之吻”,“法国最有魅力的女人”苏菲·玛索
    明智、沁人心神、深具力量……令我们的自我认知获得完善,让我们对爱的理解得以升华!
    ——《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一本优雅的小书,感性又知性,温暖且贴心!
    ——《伦敦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
    时时刺激着我们的思维,吸引着我们的情感.又不时令我们莞尔一笑……阅读完了,竟然在想.要是更多些内容该更美好……
    ——《星期日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y)
    一部优雅、内涵广泛、意义深远,a具有实质性启发的作品!
    ——《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
展开
精彩书摘
    举个例子说,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教派使得具有能力,繁殖力强的男性过着独身守贞的生活,这种教派的信仰凌驾于任何繁衍后代的遗传性情之上。但是,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对爱进行否定,而是对爱进行了更为深入、广泛的发扬。诚然,这些爱是对上帝及其律法和圣徒的爱,而非性爱或浪漫情爱。虽然这种信仰态度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普遍特点,但也并非人人皆是如此。
    这个例子指出了性情同与之相对应的行为之间的两个重要转化。其一,即使性情可以对人的欲望产生影响,但是仍然可以不产生与该性情相对应的行为。其中的重点在于:欲望并非自动指导行为,而是通过与周围的一系列信仰的调试而后指导行为,并从而衍生出与其他欲望的相符或相悖。
    第二个转化,与诠释性情的方式有关。性欲与爱的区別基于文化的许多其他特征。它起源于人性观——比如说,相信灵魂是无性的,灵魂“在身体里,但并不属于身体”。这取决于对上帝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即所谓的自然神学(罪恶的存在为神意之说)。根据基督教的观点,性在人类失去上帝的恩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救赎的主要行动,耶稣的降生与死亡,则受到爱的驱动。“神爱世人,甚至派其独子当我们的救世主。”在这种信仰的氛围中,爱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无论进化心理学所定义的潜在性情是什么,个人的经历都会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
展开
目录
序言 关于爱的综合课
第1章 浪漫
爱的浪漫观念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感情的初始,并将坠入爱河视为爱的精华。从这种意义上说,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对于心上人强烈的思念和全神贯注的关心,以及看到恋人时的欣喜若狂.

第2章   爱的X元素
爱不是单一而是许多不同事件的复杂体,这个理念让我们对爱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观点。  当我们试着去爱时,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只努力做一件事而已。而是同时做一整套不同且有时互不兼容的事。

第3章 爱的进化
现代恋情的一个根本冲突就是,  男人比女人更易于把性和爱分开。如果这是天性使然……那么,不幸福的爱就是遗传演化惹的祸!?

第4章 爱有历史
爱有两种历史。一种是随着文化的巨大变化而产生的一般历史;另一种是个人的历史,在每一个会爱上他人的生命中发展成型.这就是身为个体的我们尝试以文字或行为替我们的爱找到表达方法的历史。

第5章 完美的结合
逃避。其实是寻找“合适的人”的主要特性一一他们以为找到合适的人,爱就容易了,会自然开花结果。但问题并不在于找对人,寻找对的“目标”只会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手找“对’的态度中转移。

第6章 爱是教育
相爱的伴侣是以相当不同的方式在彼此教育。我们从另一个人身上学到的正是我们觉得对方可爱的部分,爱人身上的可爱之处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7章 私密认同
在找子真爱时。我们关注的重要事情之一,是希望这个私密的自我能在另一个人的世界申找到归宿——这种圆满与和谐确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愉悦。

第8章 独特眼光
从另一个人眼中反映出的我们,与自己所认知的情况大不相同。虽然这有一时的娱乐效果,但我们终究会对那些对于自己根本没有的特质的赞扬感到乏味。在寻找爱时,我们寻找的是具备合理性的认同。

第9章 拥有
当我们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我们的欲望就会变得特别迫切和热烈——觉得没有镜子、桌灯和迷人的餐厅。我们就活不下去;而一旦拥有了,虽然我们仍会享受这些东西,但拥有它们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第10章   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爱。透过想象,我们塑造另一个人的形象来符合我们的性格。在司汤达眼里。透过想象与“结晶”的过程,另一个人可以变得完全契合我们。

第11章 迷恋
某个角度来看,人陷于迷恋却自以为是爱,问题在于他们运用情绪的范围很狭窄。如果够成熟,较好的选择应该是将迷恋与友谊结合,而不是与浪漫爱情结合。

第12章 盲目的丘比特
爱上一个人是两件事碰在一起的结果——我们的渴望和想象的作用.前者让我们脱离自我,向外寻找另一个人;后者暗示着某种特定的人才能满足我们。

第13章 又一想象
大多数人都没有惊人的美貌,也没有神奇的吸引力,但对很多人来说,某个似乎只是还好的人,就能在情人专注的想象力之下散发光芒。

第14章 持续激情
恋人通过将激情与现实中的物品结合而使之延展、扩大。这不同于使激情达到最高潮、释然释放后而感情结束的作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的想象。可以使恋人脑中的激情延续得更长久。

第15章   自我形象
理解一个人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包括了了解他真正的特质及需要。爱包含帮助那个人适应他的自我形象,让他与其真实的那一面一致——爱人是真实的守护神。

第16章 为了你好
一个人的快乐井非强烈地取决于另一个人。除非这个人已经拥有某些美德,亦即能让他们得到长久满足的性格,否則另一个人能为他做的实在不太多。

第17章 慈悲之心
第18章 爱与生命的意义
第19章 不可计量的欲望
第20章 性欲引力
第21章 爱的成长
第22章 成熟的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