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怀瑾大师讲佛学》:
1 自助而后佛助 英国有句谚语,叫做“上帝会帮助那些懂得自助的人”。其实佛家也早已存在类似的说法,南怀瑾先生就曾经说:“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做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面前祷告,说声对不起。希望佛会就此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人们今天笃信佛法,是希望从佛的口中寻求自我解脱的方法,而不是庇护。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你不可能指望永远在别人的搀扶下行走,只有自己努力学会行走的方法,你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把好逸恶劳的恶习发挥到了极致,总想着天上能够掉馅饼,最好能直接落在他嘴里,连伸手的力气都不用花。这种人浑浑噩噩,没有自信,也不主动去追求想要的东西,仅仅希望依托他人的力量来谋求幸福。这种依赖心理,就是目前很多人信佛的原因——依赖佛祖来保佑生活。
事实上,那些不懂得自助的人,在生活中将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都视为佛祖的再现。他们所崇尚的,其实并非是佛法,而是利益。这显然违背了佛学的初衷。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慈善家平时经常接济穷苦的人,因此名声也越来越大,经常有人慕名而来,向他寻求生活上的资助,慈善家总是一一满足。有一天,慈善家在家门前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向他乞讨。
慈善家看他很可怜,就给了他一套崭新的衣裳和一笔钱,年轻人心满意足地走了。谁知道第二天,慈善家又在家门口遇到了那个年轻人。他依旧是衣衫褴褛,和一天前没什么两样。于是慈善家又给了他一笔钱和一套衣服。看着年轻人高兴地拿着东西走了,慈善家心里也很高兴,认为自己又做了件好事。然而到了第三天,他再次在家门口遇到这个年轻人时,年轻人依旧衣不蔽体。慈善家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我前两天送你的衣服哪里去了?”小伙子笑着说:“我卖给别人了。”慈善家对此很不解:“为什么?难道我给你的钱不够用吗?”那个小伙子摇摇头说:“不是。因为我想,你今天再看到我穿破衣服,还会像前两天一样,送一套新的给我,不是吗?所以我就把它卖了。” 故事中小伙子的这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司空见惯。很多人习惯于依赖他人的帮助而生活,甚至将他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他们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义务也有能力依靠自助获得更好的生活,但他们却被不劳而获的贪欲蒙蔽了眼睛。
这也是为什么佛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相,但不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原因。当一个人完全习惯于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时,你又怎么指望他能够看透世隋,远离欲望,大彻大悟呢?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对人很有慈悲心,也很乐意帮助穷苦的人。他看到边远地方的一些穷人生活困难,就下令每年从国库拨给这个地方的人们大量的救济银子,帮助当地人们渡过难关。这样过了几年之后,国王惊讶地发现,国家给当地所拨的救济款一年比一年多,但当地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国王决定亲自去当地看看。一看之后才发现,原来当地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国家每年给予他们救济,因此生活上反而比当初还要懒散,不但不工作了,而且还乱花钱,丝毫没有顾忌。国王没有料到救济贫苦竟然导致这样的结果,一怒之下决定中断对这个地方的救济。谁知道当地人知道国家不再救济他们之后也恼羞成怒,扬言要推翻国王的统治。
国王对此无计可施,只好向宰相求救。宰相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按照当地的户籍数量,每一户给予一定的田地和耕牛,来取代钱款救济。国王照办,结果当地人得到了田地和耕牛之后,开始努力地耕作,很快生活就得到了改善,逐渐富裕起来。
可见要助人,也要让人学会自助。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一切笃信佛法,希望从佛学的理论中得到开示的人们,都应当相信一点:要助人,更要自助。他人的帮助只是指引,就像黑夜里的明灯,只能照亮你眼前的路途,指引前进的方向,而如何走下去,就需要你自己去摸索,需要你自己迈开步伐。
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无法单单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前行。如果你像陀螺一样抽一下就只动一回,你只能像第一个故事中所讲的那个年轻人一样,永远在生活的边缘挣扎。同时,如果你被贪图安逸的欲望所束缚,你也永远无法从佛学中得到更多的开示,自然也无法领会其真谛。
佛助自助者,只有坚定而努力地开拓自己的路,你才能够在佛学的光辉中获得顿悟。一切关于佛学的开悟,就从这一念开始。
佛学感悟 真正笃信佛法的人们,是希望从佛学中寻求到自我解脱的方法,而不是庇护。我们所能够寄望的,就是用佛法的智慧来洗涤心灵,以纯净空灵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生活。忽略了这一点而向佛寻求物质利益,都是痴人贪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