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佛学.二〇一〇年(总第二十八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77575
  • 作      者:
    《中国佛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佛学》是中国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佛学研究学术刊物,它的宗旨是展现以中国佛学院为主,兼顾与佛教学术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内外学术交流。《中国佛学》(总第28期)收录教内外、学术界专家文章34篇,涉及汉传佛教、部派佛教、藏传佛教、行脚参方四个主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四、慧能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br>    慧能的禅法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强调众生皆有佛性,可通过自修和“识心见性”达到顿悟,说“佛是自性作,莫向向外求”,“一悟即至佛地”;二是以“无念为宗”--寄坐禅于自然无为和日常生活之中;三是强调在日常修行和生活中必须遵循五戒、十善等佛教伦理,通过行善止恶,利益群生和克制贪瞋痴来净化心灵,以便将掩蔽自性的“妄念浮云”清除,使清净自性显现。前三点是为了达到解脱成佛的至高目标,后一点是为了达到道德圆满,成就完善人格。对广大信众来说,后一点是学佛和一切修行的基础;从逻辑上说,只有造就完善的人格,才有可能进而体悟真如实相而解脱成佛。<br>    慧能的这种思想,实际上为中国禅宗历代著名禅师继承。他们适应中国以儒家为正统的社会环境,将儒家和广大民众熟悉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仁义礼智信及忠君、孝亲、敬老、济贫等等,与佛教的道德思想相结合,一起纳入道德的善的范畴,从而促进了儒、佛思想的会通,既扩大了佛教道德的内涵,也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的充实和发展。慧能的这种思想,体现着中国佛教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近现代中国佛教界提倡的人间佛教的因素。近现代中国高僧太虚(1889--1947)主张佛教必须契理契机,适应时代进行革新,最早倡导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对中国近现代佛教转型和发展影响极大。他主张佛教必须重视人生、贴近人生,以改善人生和完善自我为基础,然后才实践更高级的佛法,通过体悟真如实相而达到解脱成佛。1938年,他作偈述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表明他是倡导和推广从完成人格到最后成佛的人生佛教的。<br>    ……
展开
目录
继往开来丕振宗风——在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br>汉传佛教<br>(一)教史研究<br>慧能的劝善止恶伦理思想试析<br>道生生卒事迹略考<br>慧远的“心无义”与“不敬论”<br>二佛并世  日月同辉——梵净山佛教信仰结构解析<br>高僧法显狮子国之行对后学的影响——纪念法显法师赴斯里兰卡1600年<br>“蒋山法会”与明太祖对瑜伽教的整顿<br>鸠摩罗什故里“龟兹”文化遗迹考<br>古代西域与突厥的佛教<br>中国佛教经录之大概<br>试论宗赜的《禅苑清规》及其思想特色<br>论作为表现的汉代佛教之道术化——依佛法来观照汉代佛教之道术化的特征<br>《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在中国的传译<br>庐山慧远的三教关系思想<br>(二)义学研究<br>龙树中观哲学的演变与发展<br>《中观心论》与《思择炎》所传数论思想释读<br>《法华经》六番神咒之“药王菩萨所说咒”<br>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br>文字禅的特点与形式——以《颂古百则》及《碧岩录》为例<br>《百论》破邪方法研究<br>华严念佛观<br>试析吉藏大师对“八不”思想重视的原因<br>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兼对当前佛教界放生现象的思考<br>(三)佛教与传统文化<br>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的时代性<br>语言其实不重要或不那么重要——儒佛道三教对语言的看法<br>部派佛教<br>试析说一切有部的三摩地与散乱<br>他心智的知心差别初探——以说一切有部为例<br>藏传佛教<br>诺那活佛与贡噶活佛<br>中国藏传佛教研究60年<br>行脚参方<br>朝天竺记<br>编后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