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建元元年(343年)左右,支道林离开了建康,到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立支山寺。其后又南下人剡县(今浙江嵊县西南),立栖光寺。
道林人剡之时,谢安正任吴兴(郡治在今浙江吴兴县南)太守,写信给道林,要求他移居吴兴。信中说:“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蹙蹙,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谢公对于他,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王羲之时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内史,早巳风闻支道林的高名,心中还有些怀疑。道林还剡县,途经会稽郡治,羲之特往相见,想观察一下道林的风度和学问。见面之后,王羲之问道:“《逍遥篇》可得闻乎?”支道林立刻为他写出主要内容,数千余言,一挥而就。揭示的义理,为《庄子》研究的大名家向秀、郭象所未曾道及,新颖深刻,辞藻又极华美,王羲之读了,惊叹不已,当即热情邀请支道林住本郡灵嘉寺,旨在能多和他亲近、谈讲。
支道林住在剡县的时候,名僧如竺法深、于法开、于道邃、竺法崇、竺法虔等都在那里;名士如王羲之、谢安、孙绰、李充、许询等,也都在会稽郡。名僧名士群集于一地,盛极一时。
晋哀帝即位后,频遣使者征请支道林到京城。支道林应诏回到建康,安置在东安寺,开讲《般若道行经》,道俗钦崇,朝野悦服。名士王濛经过多年构思,自认为已经把握般若的义理。他把心得写成几百字的一篇文章,拿来给支道林看,以为道林不能与自己抗衡。支道林看过文章,慢慢说道:“贫道与君别来多年,君语了不长进!”王濛羞惭满面地回到家中,叹道:“支道林实在是穿着袈裟的王弼、何晏,非吾辈能及!”
支道林的人品学问,士大夫们钦敬之余,常常作为谈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