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禅与老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61478
  • 作      者:
    徐小跃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在佛教中国化的漫长岁月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禅与老庄》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的“我佛一体”之禅境与“天人合一”之道境,始终是《禅与老庄》阐述的重点。对楞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禅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作者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展开
精彩书摘
  虽说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一开始就依附上了由黄老学和神仙方术发展而来的黃老道,从而被称之为“佛道”。但佛教为何偏偏选上了黃老道,以曲折的形式体现着与老庄,尤其是与老子的关系,而置其他中国传统思想而不顾,其间是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的。欲揭示和弄清这一点,首先应该对老子的道论给予说明。
  曾经有人把“天”和“气”视作是中国哲学史的两大“魔物”,孰不知,在这两大“魔物”旁还雄踞着另一“神物”——“道”。欲治中国古代思想史,这“伏魔降神”的工作是一定要做的。
  “道”,本义是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道遂表示具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中国古代圣哲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从经验的、有限的、可以言说的层次来谈论和运用道。《左传》、《国语》以及《论语》、《孟子》所说的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朝闻道,夕死可也”,“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有道”(《孟子。离娄上》)等等,都属于这种情况。①而将这种情况加以改变的,实以老子为第一人。
  在老子哲学中,“道”成为最高和恒常的存在。而且这种恒常之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始和本根。尽管老子从其本意来说,似乎不太愿意给世界本原的存在以指谓,因而老子在谈论它的时候便表现出十分勉强的样子,但是,惟其老子勉强为主而终未能彻底摆脱视本体为一实体存在的缚累,所以,老子又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在仅有五千言的《老子》中论道达七十余次,并由于太执著于作为最高本体的道,从而自然要提高甚而神化它。让我们来看看老子本人的论述。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老庄思想与禅学源流
第一节 老子之道论
第二节 黄老学·神仙方术·黄老道
第三节 庄子之道论
第四节 老庄与道教
第五节 中国早期禅学
第六节 老庄及其流变与中国早期佛掸的关系

第二章 老庄本体之道与佛禅本体之空
第一节 老庄之“无”与佛禅之“空”
一、老子论“无”
二、格义佛教
三、道安、竺法深的“本无派”与玄学的“贵无派”
四、六家七宗概述
第二节 庄玄的即无即有与佛禅的非有非无
一、庄子的“有无”观
二、郭象的“独化”论
三、大乘佛教的中道观
四、鸠摩罗什的“毕竟空”
五、僧肇的“不真空”以及他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第三节 老庄玄学的无为而无不为与佛袢的即体即用
一、老庄的无之体用论
二、玄学的自然与名教之辨的逻辑进程
三、僧肇的“即体即用”及其中国化倾向
第四节 庄子的万物一齐与僧肇的物我一体

第三章 老庄的天人之学与禅宗的心性之学
第一节 禅宗心性之学溯源
一、印度佛教心性学略述
二、中土早期佛教心性学略述
第二节 老庄的道法自然与楞伽禅的心性本净
一、老子的“道法自然”论
二、庄子的“天”论
三、楞伽禅的“藉教悟宗”
四、老庄的自然论与楞伽禅的性善论
第三节 老庄的心斋静默与楞伽禅的守心观净
一、老庄的“守静笃”、“缮性”、“心斋”
二、达摩、慧可的“凝住壁观”、“安心入道”、宰庄思想的异同
三、僧璨、道信的“任性合道”、“直须任运”以及他们对老庄思想的批评
四、弘忍、神秀的“守心住境”、“息妄修心”及其与老庄思想的异同

第四章 老庄的契道合天与慧能禅的明心见性
第一节 老庄的“三无”、“三忘”论
第二节 慧能禅的“即心即佛”和“三无”说
一、即心即佛
二、无念、无相、无住

第五章 老庄的天人合一之道境与后期禅宗的我佛一体之禅境
第一节 触目会道、涵盖乾坤
第二节 本白天然、截断众流
第三节 任心自然、随波逐浪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