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四书新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37268
  • 作      者:
    蓝光中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蓝光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语文教师。1927年生于江西省信丰县,1953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之后便在广东广雅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40年。 <br>    1982年,蓝先生领衔编著的《高考专题作文训练》,在全国指导作文的方式方法上具有独创性,该书中“材料作文”的提法在全国也属首创。 <br>    1986年,广东试行语文标准化考试前,蓝先生与同事编著的《语文标准化题型研究》,是全国最早出现的同类读物。 <br>    主要出版了《历代诗歌选读》、《国学基础》、《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中学生古汉语字典》、《四书新裁》。蓝先生三次应出版社的邀请主编、出版了高一、高二、高三《高中古诗文夹注夹译与练习》共三册,还担任了“中小学各科一课一练”丛书的总策划,以及由广东省教育厅主持编写的《中学文言字典》的副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四书新裁》之所以“新”,首先在于观点新,不少内容运用了新的观点去诠释,令人耳目一新;其次是采用夹注夹译的新形式,阅读分段。免去翻检之劳;再就是难字、多音字均以汉语拼音加以注音,并附以同音字,以解决不懂汉语拼音的读者的困难;最后是译文忠实、准确,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br>    本书是国学基础教育的好教材、教参,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学师生的自身素质和应试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学<br>    简介<br>    《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不知是何人所著。宋朝的程颐认定该书是“孔门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这是可信的。从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来看,它确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他还断定此书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说这书是曾子著的,那就缺乏佐证,翻遍有关曾子言行的著作,都找不到曾子著《大学》的蛛丝马迹,程颐的断定自不可信。此书的著作时间,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时期,成书于秦统一全国以后;因为《礼记》在汉宣帝时已被列为官家的教科书,而从汉朝以来就有《大学》的单行本。<br>    《大学》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对《大学》一书的性质作了解说。他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太)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说:《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专门用来讲授教人如何做人的书。所谓“大学”,就是古代贵族子弟读书的学校。作为专门用来讲授教人如何做人的《大学》,实质上是一篇关于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论文。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回顾了夏商周以来教育的发展情况之后,便道出贵族子弟进入太学学习的目的:教他们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由此可见,《大学》这部书的基本内容,就是依据孔子“仁”的思想,阐述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沦”。<br>    书中提出了“治国平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和八个步骤,这就是“三纲”、“八日”。“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天赋的“明德”,经过生活的磨炼,“明德”被埋没,需要经过学校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怎样做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三条基本原则呢?这就要做到“八目”。这“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r>    《大学》认为:八目中“修身”是根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目是“修身”的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目是“修身”的目的。《大学》对这“三纲”、“八目”有些讲得比较玄虚,难以捉摸;有些却讲得具体好懂,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养分。比如“修身”是根本的看法,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正确的。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对个人、对社会,以至于对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协调好人际关系,这在《大学》中也有精辟的论述,很值得借鉴;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不能与民争利的观点,这在现在还具有进步意义。<br>    宋代理学家程颐和他的哥哥程颢治学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标的,而达于六经。他们在整理《大学》时,定为“经”一章、“传”十章。程氏所谓的“经”,是指该书的基本观点,“传”是对“经”也就是对基本观点的解释、阐述。程颐的四传弟子、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为《大学》作注时,完全承袭了二程的主张,只是把他认为有脱漏和编排有错之处略加调整,仍以“经”一章、“传”十章的面目出现。我们在注译时仍按照这样的结构。为方便渎者掌握这书的基本内容,特为每章加了提纲挈领的小标题。<br>    ……
展开
目录
大学<br>简介<br>一、总纲<br>二、释“明明德”<br>三、释“新民”<br>四、释“止于至善”<br>五、释“本末”<br>六、释“格物、致知”的断语<br>七、释“诚意”<br>八、释“正心”、“修身”<br>九、释“修身”、“齐家”<br>十、释“齐家”、“治国”<br>十一、释“治国”、“平天下”<br>中庸<br>简介<br>一、立论<br>二、君子中庸<br>三、说明君子之道的美善<br>四、说明中庸之道不行的原因<br>五、慨叹中庸之道之不行<br>六、赞扬舜掌握了中庸之道<br>七、论述不坚持实行中庸之道之不明智<br>八、赞扬颜回遵守中庸之道<br>九、论述中庸之道难以实行的原因<br>十、孔子教导子路遵守中庸之道<br>十一、君子遵守中庸之道而不悔<br>十二、结论:中庸之道无处不在<br>十三、责人反责诸己就可实行中庸之道<br>十四、君子处任何境地均须实行中庸之道<br>十五、实行中庸之道应从家庭开始<br>十六、中庸之道不可须臾离<br>十七、从舜的所为论述须尽力实行中庸之道<br>十八、文王、周公制定礼制实行中庸之道<br>十九、赞扬文王、周公尽孝,说明正道现于尽孝中<br>二十、提出“诚”的观点<br>二十一、论述“诚”与“明理”的关系<br>二十二、至诚才能发挥人的天赋本性<br>二十三、至诚能感化人<br>二十四、至诚能明天道<br>二十五、至诚能修德<br>二十六、至诚须长久<br>二十七、至诚以保其身<br>二十八、有德才能制定礼乐<br>二十九、君子之道应知天知人<br>三十、赞扬孔子极尽中庸之道<br>三十一、盛赞圣人德行博大深厚<br>三十二、至诚之道达天德<br>三十三、引述诗句盛赞君子德行的音妙<br>论语<br>简介<br>学而第一(共十六章)<br>为政第二(共二十四章)<br>八佾第三(共二十六章)<br>里仁第四(共二十六章)<br>公冶长第五(共二十八章)<br>雍也第六(共三十章)<br>述而第七(共三十八章)<br>泰伯第八(共二十一章)<br>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br>乡党第十(本是一章,分二十七节)<br>先进第十一(共二十六章)<br>颜渊第十二(共二十四章)<br>子路第十三(共三十章)<br>宪问第十四(共四十四章)<br>卫灵公第十五(共四十二章)<br>季氏第十六(共十四章)<br>阳货第十七(共二十六章)<br>微子第十八(共十一章)<br>子张第十九(共二十五章)<br>尧日第二十(共三章)<br>孟子<br>简介<br>梁惠王·上(共七章)<br>梁惠王·下(共十六章)<br>公孙丑·上(共九章)<br>公孙丑·下(共十四章)<br>滕文公·上(共五章)<br>滕文公·下(共十章)<br>离娄·上(共二十八章)<br>离娄·下(共三十三章)<br>万章·上(共九章)<br>万章·下(共九章)<br>告子·上(共二十章)<br>告子·下(共十六章)<br>尽心·上(共四十六章)<br>尽心·下(共三十八章)<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