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细胞分析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理论知识
一、血液概述
血液是位于心血管系统内的大部分在心脏驱动下循环于身体各处的细胞外体液。血液中含有与其他细胞外体液相类似的无机盐离子,此外,还含有多种可溶性蛋白及细胞成分(见图1.1)。血液在身体各部分间传输物质(如养分及代谢废物)、信息(如激素)及能量(如体热),血液的正常循环保证了内环境理化条件在各部分间的均匀一致。
血液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最初见于远古海洋中的一些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直接与海水构成的液体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在结构复杂的多细胞动物体内出现了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是一种复杂的含盐液体,一般认为其成分与远古的海水十分近似。因而推断,最初是在动物进化中,有部分海水被包围于机体内而形成细胞外液。在进化过程出现循环系统后,细胞外液也分化为血管内外两部分,但这两部分是直接相通的。到循环系统演化成封闭的管道系统以后,这两个部分才完全分开,但仍可通过毛细血管壁交换晶体物质和水分。在血管外的细胞外液叫做组织间液,血管内的细胞外液构成血浆。组织间液主要仍是含盐液体,而在血管内的细胞外液中又逐步加入多种蛋白质,其中有一类含色素的蛋白质能够与氧进行可逆的结合。最先出现的色素蛋白质是蓝色的血蓝蛋白,而在高等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中含红色的血红蛋白。进化到脊椎动物后,血红蛋白全部包含在一种血细胞内,这种细胞因而呈红色,叫做红细胞。高等脊椎动物血浆中,除红细胞外还悬浮了少数其他血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pH值为7.35~7.45,相对密度(比重)为1.050~1.060,相对黏度为4~5。成人正常血量约占体重的7.9%,平均血量5 L左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