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俄罗斯帝国思想初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4956
  • 作      者:
    张昊琦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昊琦,1969年6月生,湖南永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政治思想史与中俄关系史。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一个具有地区和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俄罗斯的国家发展经历了六个不同的时期,呈现出历史间断性特点,但是帝国思想一直是俄罗斯对外扩展和对内整合的主线。与西欧商业型帝国不同,俄罗斯是标准的大陆型领土帝国,其帝国思想是“层积累成”的一整套意识形态体系,内涵主要包括地理上的不安全感、救世主义、民族主义和权力政治等方面。这些因素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相互构成并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但是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某一种因素会表现得相对突出。《俄罗斯帝国思想初探》对俄罗斯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帝国思想形态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嬗变进行梳理,并指出帝国思想对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帝国既意味着基于普世性原则的秩序,又意味着基于权力政治原则的对外拓展。作为控制着100多个民族的庞大国家,苏联自建立起就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并致力于追求二者统一的矛盾解决之道,但终至其解体,矛盾依然没有解决并始终贯串于它的外交原则中。革命救世的理想原则体现于它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上,而赤裸裸的权力政治观决定了毫无道义的对外拓展以追求绝对的安全。在两者不能圆融地糅合时,意识形态只能转变为服务于现实原则的工具,最终扭曲的结合使得它重蹈沙俄帝国的老路,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帝国。纯粹的权力原则与异化的救世主义结成一体,成为苏联帝国思想的两个重要元素。如果说苏联的构建是帝国加强内部控制以追求一体化,解决其消化问题的话,那么它的对外行为则是不断地吸纳,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从外交上看,在十月革命之后的短短时间里,苏维埃俄国的革命理想主义外交旋即被现实性的外交原则所取代,决定性的原因是俄国的虚弱根本不能支撑与以西方强国为主体的整个国际体系的对抗。因此,布尔什维克政权改行“同政权和国家的羸弱相适应、并且旨在克服这羸弱的审时度势的外交”。 
    ……
展开
目录
引言
帝国思想: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心理主线
一、帝国与帝国思想
二、俄罗斯帝国思想的历史语境

俄罗斯帝国思想的历史生成
一、俄罗斯的地理环境
二、世界历史时间中的俄罗斯
三、“第三罗马”理论:救世使命与帝国诉求

俄罗斯帝国的权力政治
一、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二、权力政治的逻辑

帝国的整合:俄罗斯民族主义
一、帝国思想与民族主义
二、“俄罗斯思想”与帝国的支撑

苏联的构建与帝国思想的重塑
一、革命的“弥赛亚”:精神诉求与现实原则
二、“苏联”的构建与帝国的重塑
三、国际主义与大国主义
四、现实原则与帝国的拓展

新俄罗斯:寻找民族思想
一、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的世界主义思想
二、意识形态真空与帝国思想的泛滥
三、普京的“新俄罗斯思想”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