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指的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治理与统治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实质性的区别。两者的实质性区别之一在于,统治的主体只能是政府权力机关,而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的其他组织,或政府与民间的联合组织。统治的着眼点是政府自身,而治理的着眼点则是整个社会。正像政府的统治有“善政”与“恶政”之分一样,治理亦有“善治”与“恶治”之分。善治是治理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它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包含着传统善政和现代民主的基本要素,特别是法治、参与、公正、透明、责任、稳定、廉洁等,已经成为人类在21世纪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治理活动是一种政治行为,它体现着一定的政治价值。因而,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治理体制也是政治体制的重要内容。但与统治行为相比,治理活动的技术性因素要重于其价值性因素。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种偏重于技术性的政治行为。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府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公民支持。换言之,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各国政府都希望有更好的治理。可以说,从善政到善治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追求善治是各国政府的理想目标。“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要求。不断地从统治走向治理,努力实现公共管理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整体进步过程,不仅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取得了民主法治的重大进步。中国领导人坚决拒绝多党竞争、三权分立和最高领导人直接选举等源于西方的政治发展模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进步集中体现在政府的治理改革上。推行村民直接选举,试行乡镇领导公推直选;确立法治国家目标,建设法治政府;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培育社会组织与民间组织,建设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实行官员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在民主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
发现各级党政机关在民主治理方面的先进实践,从理论上提升和总结中国治理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民主治理改革的动力、阻碍、路径、特征、规律和趋势,借鉴国外民主治理的合理要素,推进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推动中国的治理研究,是改革时代赋予中国学者的重大责任,也是《中国治理评论》的创刊宗旨。本刊内设“主题探讨”、“海外治理”、“学术动态”、“治理动态”和“书评”等栏目,将邀集国内外专家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等多重视角,就中国民主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分析和评估。编委会全体同仁满怀信心,力图将本刊办成一个在中国民主治理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思想碰撞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使之成为中国民主治理进程和政治学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
1.中国的善治之路:中美学者的视角
俞可平
本文简要概述了参加“中国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课题的12位中国著名政治学者和12位美国著名政治学与社会学者(多数是中国问题专家)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他们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政府管理和公民社会的分析与评论,以及他们在选举、法治、分权、问责、决策、参与、透明、公民权利、公共服务、利益协调、权力监督、社会自治等民主治理基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通过这些探讨,本文试图对中国在通向善治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和梳理。
2.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评价
李侃如
本文是对俞可平教授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政治发展》所作的评论。作者认为,俞可平教授的论文展示了中国政治制度发生的重要变革,为思考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还对中国的民主转型做了分析,指出政治战略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随着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不可能再造就一位强有力的改革领袖。作者还论述了政治经济机制和提高治理能力对中国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应该更关注如何进行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
3.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王长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的决定性推动力,也是理解整个中国改革走向的钥匙。作为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比较完整,甚至超越了一般政府机构的特定组织,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变革日益受到密切关注。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态,指出苏共模式、孙中山建党思想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三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运行规则、党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党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试图勾画出当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变革的轨迹和大体轮廓。
4.评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戴蒙德
文章认为,王长江教授的论文视野开阔,对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宏观的历史解读。同时,本文提出如下观点:中国共产党在近20年演进的一个关键特征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目前还处于对民主有广泛大众需求的阶段;当国家日渐富足时,人民会逐渐渴望民主,并或迟或早实现它;中国共产党近20多年来努力推动政治改革自上而下渐进展开;任何一个政党都应该吸纳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新兴精英;中国共产党应该构建更有效、更具合法性的治理体系。作者还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境,认为如果能够逐渐自上而上地引入根本性的政治改革,重塑其合法性基础,限制其权力,提高治理能力,对于长治久安有益无害。
5.中国的社会自治
燕继荣
政府改革、民间社会实践、学术研究是推动中国社会自治的三种重要力量。要评估30年来中国社会自治的发展状况,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跟随这三种力量的历史进路,分析说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索、政府推进社会自治的政策演进、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城市公民社会的崛起、民间社会组织和行业自治的发展等方面考察中国社会自治的进展,并试图对30多年中国社会自治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予以总结。
6.评燕继荣《中国的社会自治》
魏昂德
本文在对燕继荣教授的《中国的社会自治》一文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的领导人应该对社会和政治创新和改革充满信心,这主要是通过政府善治来实现。而善治是指地方政府实施守法、公平和人道的治理,不谋私利,不滥用权力。作者质疑了只有多党民主体制才能够确保法治和实现善治的观点,认为中国实现善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民主化,而应该是一个国家构建和政权自我强化的过程;提出要认真探讨中国过去30年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和原因,重构21世纪中国的政治改革将是自上而下的。
7.中国共产党改革的国际视角
沈大伟
本文从国际视角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历程。文章介绍了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问题研究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外学者尽管对中国共产党当前的状态和前景存在乐观派和悲观派的分歧,但却普遍承认执政党在应对社会问题时处于萎缩状态。此外,他们的另一个重要共识是,认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一样正面临一场“期望值上升的革命”。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探讨了中国政治可能出现的前景。
8.中共党员群体特征及政治态度之分析
唐文方
本文根据中国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在现有对政党和中共精英政治研究的框架下,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共党员的现状:中共党员的群体特征,党员与群众政治态度与行为的差异,党员内部的分化,以及党内各派之间政治态度的区别。分析结果发现,中共的平民政党色彩在淡化,精英政党色彩在加深,党内民主使得党员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明显高于普通群众,党员内部分为保守派和实用派,前者对党内民主向党外民主的转化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而后者则表现出更强的政治独立性。中共今后面临至少以下几方面的挑战:如何使精英政党继续获得社会大众的政治支持,如何平稳地实现党内民主向党外民主的转换,如何防止党员内部不同派别的进一步分化,以及如何使年轻一代党员继续保持对共产党的忠诚。
9.向日本开放(1978年)——《邓小平传》节选
傅高义
本文节选自傅高义教授新书《邓小平与中国的变迁》的第十章。1978年,邓小平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对日本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仪式。邓小平此次访问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主要领导人对日本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邓小平同福田首相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进行了会谈;还参加了裕仁天皇款待的午宴;出席了日中友好团体的宴请;探望了日本各界的知名人士和为中日友好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人的“老朋友”;出席了日本记者俱乐部举办的记者招待会,睿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此外,访问期间,邓小平还参观了日本的现代化企业和“新干线”。在新中国外交史、中日关系以及此后的中国改革开放等方面,邓小平的此次访问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
展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官员罗黛琳
我认为《中国治理评论》将来能够成为在中国治理领域、在政治学领域不可超越的刊物,大家搞研究、做治理、做项目,都要参考它,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
《中国治理评论》杂志的出现是呼应了时代的发展以及思想的转变以及理论上的转型,是非常恰当其时的,我们对它也有非常高的预期。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
《中国治理评论》的创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政治发展提供了独特而有价值的学术平台。……治理和善治理论传入中国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