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观.8.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2771
  • 作      者:
    高全喜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古典时期,中国看周边世界,五服之分,华夷之辨,立足于自我叙述的常识之上;周边看中国,倒是更实用主义,因需调整视角。这差别,原因无二,盖中国不真正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中国文化是强势文化。
    近代以来,东西碰撞,强势的中国文化遭遇更强势的西方文明,前者仍沿袭看周边世界的姿态,一败再败,不明就里,自此陷入混乱,自知与他知失去方向感。
    中国人从无认识他人的训练,历史长河中,他人永远是被定义的对象,而非自我认知的坐标,所以,中国人也并不真的知道自己是谁。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中国人是天下的主宰。天下的根本逻辑,是神州文化四处布化,是各化外之地的归化。这里没有历史,历史早在布化与归化陈陈相因的循环中终结。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整个岛上人口增加了,他们就从几个城镇中抽选出一些公民,把他们送往相邻的大陆;在那里,如果他们发现当地居民有无力耕种的土地,他们就建立一个聚居点(殖民地),如果土著人愿意与他们一起生活,就把他们吸收到自己的社会中来;由于他们这样做是自愿的,所以很快就能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适应他们的规则,这对双方都是皆大欢喜的事;因为按照他们的习惯做法使其得到了如此好的照料,所以就有了足够双方享用的丰富物产,尽管从另一方面讲,这块土地原本对他们任何一方而言都可能太过狭小或荒芜。但是,如果土著人拒绝适应他们的法律,他们就得将逐出为自己划出的地界之外,如遇抵抗就使用武力。在他们看来,一个民族阻止另外的民族占有本无用处而又一直撂荒的土地,这是非常正当的战争理由,因为根据自然法,任何人都有权利为了生存的需要而获得一份荒地。[5]
    16世纪的英国正是依据与莫尔完全相同的理由推行殖民计划的,但是这样还不够。英国人把莫尔概括的原则予以发展,使其不仅涵盖了撂荒的土地,而且包括根据英国商业化农业标准耕作水平不够高或者尚未被正确耕种的土地。
    然而我们必须对这一点保持清醒:英国人在海外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国内也这样做。如果“殖民”是根据这一理由进行的,那么实际上这种“殖民”最先在英国国内发生。在经历了15世纪的不幸之后,16世纪的英国开始休养生息,开垦土地,同时,因为新的农业技术的传人,大片的土地得到开垦,而当没有足够人手来进行土地开垦时,庄园主就将这些土地出租。但是,此时的租价不再是按照约定俗成的限制,而是随行就市,地主会把“改良”土地作为租赁条件之一,租给那些能够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的佃户,而佃户通常会雇用短工,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农业著名的“三位组合”,即地主、资本主义佃户与雇佣工之间的联合体。
    在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封建地主们逐渐丧失原有的经济性权力,这使得他们的财富越来越取决于佃户的生产力水平。于是,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被迅速集中起来。原先根据共同协定交换土地的方式被强制驱除土地上小生产者的方式转变了,土地租赁逐渐市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淘汰的小生产者逐渐转变为无产者。而实际上,他们比起殖民地原住民的待遇好不到哪里去。
    农业资本主义为自己在国内创造出了一套逻辑,将这套逻辑推演到殖民地,就是英国人打造自己殖民帝国的方式,也就是西利所言“把国家带在身上”的真正含义。在西班牙,民族国家构建的不彻底性使得帝国政治架构未能摆脱封建领主模式,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在荷兰,共和国过分依赖于经济生产中的流通领域,而一旦这个小共和国丧失了在海上的绝对优势力量,他们在流通领域中的优势也将一去不返。只有在英国,民族国家政治框架、资本主义经济逻辑和殖民扩张帝国手段才得到了最好的结合。
    英国人扩展自己殖民地的第一块“试验田”就在家门口,它就是爱尔兰。殖民爱尔兰使得英国人认识到,像罗马人一样建立起“colonia”是可行的,而且这将成为英帝国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
展开
目录
一、世界观察:英帝国视野中的印度问题
莫卧儿帝国的兴衰及其遗产
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
从统治机构印度人化看英印帝国治理结构转型(1858~1947)
殖民帝国的奥秘
巴基斯坦的由来
帝国的边界:英国侵占缅甸的目的以及缅甸在英属印度中
的地位
阿富汗的宿命与帝国地理
自由贸易的帝国主义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关于“英帝国视野中的印度问题”的对话
“英帝国视野中的印度问题”会议主题相关论著举要

二、专题论文
马汉与海权的历史影响
对不同人的言说与三种正义/法——《战争与和平法·导言》注疏
国际秩序与国家兴衰——日本“开国”百年间的历史回顾
试述英格兰早期王权的构造及其对中世纪国家构建的影响

三、对话
世界秩序中的中国——刘苏里对话于向东
中国成长的秘密——“世界秩序中的中国”刘苏里对话于向东之二

四、宏文与解读
《君主制国家体制》节译
评吉霍米洛夫和他的《君主制国家体制》

五、翰墨短简
法政人的共识与法政理论创制
法政人与传统的回转
稿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