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2288
  • 作      者:
    俞可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俞可平著一、敬畏民意、政改需抓住机遇、全球化与中国模式、中国治理变迁30年、蒋治与合法性、走向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
展开
作者简介
    俞可平,男,1959年生,浙江诸暨人。教授,政治学、哲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1988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毕业,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课题总负责人,曾任联合国政府创新咨询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校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能否从制度上保证民意的向背成为执政者权力去留的决定性因素,是“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赋”和“权为民所有”的试金石,也是民主政治的试金石。
    离开民主去谈论自由、平等、人权,就像离开市场经济去谈论自由贸易一样不得要领。
    我一直认为,新中国第三个30年的改革重点,将逐渐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政治领域。随着改革中心的逐渐转移,改革的难度也将显著增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必须有所突破。特别是在事关民主法治、社会公正、生态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官员廉洁方面,改革日益呈现出不进则退的局面。
    东西方国家在合法性方面遇到的严重挑战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意味着政治合法性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型,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正在从福利、民主、善政等转向善治。我认为,善治将是人类在21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仅有民主,不足以保证善治;没有民主则不可能有善治。
    政府没有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客观条件是一种重大失职,但试图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公民的幸福,或者试图替代公民去实现公民的幸福,则是相当危险的。著一、敬畏民意、政改需抓住机遇、全球化与中国模式、中国治理变迁30年、蒋治与合法性、走向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
展开
精彩书摘
    人民政协与民主决策。我们通常说人民民主有四种形式,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说明人民主体现在国家权力产生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对于人民民主而言,尤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民主选举主要解决权力的产生问题,即通过自由公正的选举,将最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员选拔出来,授予他们权力。民主决策主要解决权力的使用问题,即选举产生的官员不能为所欲为地使用其手中的权力,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设计看,民主选举主要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人民政协在民主选举方面没有相应的制度性授权。但对于民主决策,各级政协可以而且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应当改善政协委员的选拔和择优机制,加强政协机关的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委员的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从而增强政协自身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应当考虑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使各级政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的合法渠道。
    人民政协与依法治国。民主最早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它虽然从未消失,但一直不曾是人类的理想政治制度。直到近代以后,民主才开始成为“好东西“,从西方的政治文明变为世界的政治潮流,从少数国家的政治现象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普遍价值。造成民主政治转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近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开始认识到,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不可分离。民主也只有在法治的条件下,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法治也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前提下,才真正能够实现。
    ……
展开
目录
敬畏民意
1.敬畏民意
2.人民至上
--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
4.人民政协与人民民主
5.更加重视社会自治
6.政改须抓住机遇

中国模式
7.全球化与“中国模式
8.新中国60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9.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
10.政府创新的经验与教训
--对114个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评析
11.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
--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

善治与合法性
12.善治与合法性
13.中国治理评估框架
14.走向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

对话
民主法治要有突破陛的发展
好的地方改革应上升为国家制度
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一关于政府行为与人民幸福的对话
改革的前提是尊重农民意愿
一成都试验的三条启示
全球化、当代世界与中国模式
一俞可平与福山的对话
社会良序更多依靠社会自治与自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