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绝望中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二、共产主义星火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
四、解读
第二章 长征:地球上的红飘带
一、迟到的通知
二、智取遵义城
三、巧渡金沙江
四、飞夺泸定桥
五、解读
第三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联手开辟胜利之路
一、华清池兵谏
二、5个和800个
三、国共联手开辟胜利之路
四、解读
第四章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艰难的筹措
二、一次思想的洗礼:整风运动
三、“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解读
第五章 黎明前的战略决战
一、争取和平
二、逐鹿中原
三、风卷残云
四、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五、解读
第六章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一、群星汇聚西柏坡
二、豪情满怀绘蓝图
三、两个“务必”,永葆本色
四、解读
第七章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准备情况
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四、庆祝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五、解读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四、解读
第九章 中共八大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共八大前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二、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大跃进”狂澜
四、解读
第十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一、“文革”的结束与“两个凡是”的桎梏
二、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
三、中央工作会议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五、解读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一、中国改革的酝酿与兴起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
三、解读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三步走战略
一、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探索
二、“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与推进
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演变
四、从“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
五、解读
第十三章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纲领
一、廓清理论的盲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三、解读
第十四章 铸就强国的基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一、863计划
二、“211工程”
三、打造中国人才名片
四、自主创新成为关键词
五、解读
第十五章 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一、法治还是法制?
二、法铸方圆
三、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
四、解读
第十六章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在风云变幻中积极斡旋
二、去掉冷战思维,提出明确论断
三、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五、在世界“重新洗牌”中坚持和平发展
六、解读
第十七章 主动按国际规则办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参与创建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部曲
三、入世改变中国
四、解读
第十八章 追求千年梦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小康”的文化血脉
二、邓小平的小康构想
三、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解读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计划经济下的荒谬怪事
二、养五只鸭子是资本主义?
三、江泽民总书记深夜打来电话
四、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就市场经济建言献策
五、“市场经济”四个字让入世谈判足足谈了六年
六、解读
第二十章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三、解读
第二十一章 时代课题--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
一、执政党的一项根本建设
二、先进性建设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
四、解读
第二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城乡改革的全面展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六、解读
第二十三章 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独特的内容
六、解读
第二十四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是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选择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选择的重要着力点
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选择好学习内容
六、解读
第二十五章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二、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四、解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