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战后波兰“苏联化”的开始——波兰工人党、社会党、农民党的斗争与兼并
一 战后初期夹缝中求生存的波兰
二 联合政府内部各党派的政治倾向及力量对比
三 波兰工人党联合波兰社会党对付波兰农民党
四 1946-1947年的两次选举与波兰农民党的失败
五 1948年波兰工人党对波兰社会党的兼并
六 波兰工人党软硬兼施与波兰社会党屈从的原因
第二章 战后匈牙利“苏联化”的开始——匈牙利政局发展及一党制的形成
一 1945年大选前的匈牙利与苏美英
二 1945年匈牙利大选与小农党的获胜
三 内务部之争和苏联控制匈牙利经济
四 1946年左翼联盟与小农党的斗争
五 1947年五月政变后小农党的垮台
六 1948年匈牙利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的兼并
第三章 苏南冲突后美国对东欧政策的变化
一 二战中后期美苏对东欧的渗透和争夺
二 战后初期美苏在东欧的继续较量和争夺
三 从NSC 58/2号文件到NSC 68/2号文件
四 实施“突变”(激变)战略的主要手段
五 NSC174号文件与“渐变”(演变)战略
六 从NSC5505/1号文件到NSC5608/1号文件
第四章 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调整及匈牙利的“新方针”改革
一 1953年后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调整
二 苏联推动下东欧国家局部的经济改革
三 苏联强压下匈牙利被动的改革尝试
四 苏共党内权力斗争与匈牙利的“新方针”改革
第五章 苏联与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
一 决定干涉,不速而至
二 明争暗斗,知难而退
三 欲阻不能,欲罢不休
四 矛盾心态,视线转移
第六章 美国对匈牙利事件的反应与政策
一 美国对匈牙利事件的反应和对策
二 美国“不干涉”政策的深层次原因
三 “不干涉”政策的具体实践
四 “和平演变”政策的最终确立
第七章 苏联对匈牙利事件的“政治干预”
一 苏共中央对局势的判断与安德罗波夫的努力
二 米高扬匈牙利之行与七月全会人事变动
三 七月全会后苏联对局势的担心与警告
四 军事干涉后的再次人事调整
五 缓兵之计后的另起炉灶
六 对“政治干预”的再认识
第八章 苏联对匈牙利事件的“军事干涉”
一 对匈军事干涉与对波武力干涉未遂相关联
二 格罗广播讲话和援助请求为苏干涉提供了口实
三 仓促出兵使危机变成反苏控制的民族对抗
四 苏在干涉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且摇摆不定
五 深陷干涉泥潭的苏军令赫鲁晓夫进退两难
六 “检讨”苏东关系的30日《宣言》实为缓兵之计
七 所谓“两次出兵”实乃一次出兵的两个阶段
八 对“军事干涉”的再思考
第九章 苏伊士危机与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
一 10月31日晚苏共决策的突然转变
二 苏联再次出兵匈牙利的诸多因素
三 影响苏联决策转变的决定性促进因素
四 枪炮声中纳吉与卡达尔政权的交替
第十章 匈牙利的“中立”进程及其悲剧结局
一 匈牙利寻求“中立”的内部历史因素
二 匈牙利寻求“中立”的外部环境因素
三 1956年匈牙利宣布“中立”的进程
四 西方大国及联合国对匈牙利“中立”的反应
五 对“中立”的结局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结语 东欧国家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与特殊性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