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随势”到“谋势”:中国的国际取向与战略选择:China's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and strateg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87079
  • 作      者:
    潘忠岐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潘忠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与国际体系、中国对外政策、中美与中欧关系等。主要研究成果有:《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多边治理与国际秩序》、《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等,并在《美国研究》、《欧洲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等专业期刊,以及Asia Europe Journal,Issues and Studies,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Kore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 Spectator等海外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于2008-2009年经外交部借调在中国驻欧盟使团政治处从事外交政策调研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从“随势”到“谋势”:中国的国际取向的战略选择》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发展取向和发展战略。作者以意象差距为视角,通过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参与、受益和影响情况,进而有力地说明中国为什么不会在现有世界秩序中充当挑战者或修正国的角色,而且中国与世界秩序的良性互动是可持续的。
    作者根据地缘学的最新发展,提出中国在参与国际体系的过程中应从自身的地缘状况出发,以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为内容,以周边地缘、地区地缘和全球地缘为层次,确认中国国际参与的地缘战略目标,界定地缘战略威胁,选择地缘战略手段。
    作者引入“势”的概念,强调中国国际参与战略的重点应适时地从“随势”调整为“谋势”、从“务实”过渡到“务势”。从“逆势”到“顺势”、从“随势”到“谋势”既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经验,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秩序的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东正教文化尽管主要分布在欧洲独联体地区,以俄罗斯为核心国家,但由于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加上信奉东正教的部分前苏联共和国地处亚洲,因而东正教文化也是亚洲多元文化中的一员①。目前,世界上东正教徒有近2亿人,其中8千万生活在俄罗斯,占俄罗斯总人口的一半。在中亚地区的前苏联共和国,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虽然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绝对多数,但苏联的长期统治使东正教文化在这些国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整个中亚地区都被俄罗斯东正教强势文化圈所笼罩,从而形成了东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共存的独特格局。但是,相比其他文化,东正教文化在冷战结束后很大程度上由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而走向了衰落,在亚洲地区尤其如此,中亚各国纷纷在强化伊斯兰文化,弱化东正教文化。
    除了东正教文化,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另一个非本土亚洲文化。但与东正教文化影响范围狭小不同,西方文化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西方文化的成分。其中,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亚洲地区最为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代表。在其他地区,有些国家信奉基督教的人口比例也很高。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②,韩国则是一个准基督教国家③。但随着本土文化的复兴,西方文化在亚洲地区的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弱化趋势。
    在亚洲,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们在不同地理区域上的分布使亚洲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多元格局。与北美地区、拉丁美洲地区、欧洲欧盟地区、欧洲独联体地区、非洲地区相比,亚洲地区不具有文化的单一性,而且不存在主导性的核心文化。其中,任何一种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都不构成亚洲多元文化的核心。就亚洲地区而言,多元文化之间具有鲜明的多极特征。但是,本土亚洲文化之间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共性,它们能够在一个地区长期共存,并在冷战后实现了复兴,甚至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文化相对主义和亚洲价值观。亚洲文化的复兴和亚洲价值观的形成为中国塑造了较为有利的地缘文化空间。
    二、亚洲文化的复兴:文化相对主义与亚洲价值观
    在亚洲的多元文化中,大概除了东正教文化和西方文化之外,真正的本土文化都在冷战后时代,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之下,实现了程度不同的复兴。日本文化的重新“亚洲化”、中华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的再度崛起以及伊斯兰文化的扩展,共同构成了亚洲文化的复兴。亚洲多元文化在复兴的过程中都强调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强调文化相对主义,并凸显相互之间的共性,甚至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亚洲价值观和集体认同。
    东亚的经济发展最初始于日本,作为非西方国家,日本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成为经济发达国家,而且带动了整个亚洲的经济增长,为亚洲创建了独特的“雁行模式”。日本的经济成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并使日本人逐渐摆脱了对西方模式的迷恋,将成功的根源归结为自己的文化。
    ……
展开
目录
导言 探寻中国在国际参与中实现和平崛起的路径
第一章 意象差距的变动与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参与、受益和影响
第一节 意象、意象差距和国家与世界秩序的关系
第二节 意象差距的变动及其寓意
第三节 意象差距的变动与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参与:军事参与和外交参与
第四节 意象差距的变动与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受益:物质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
第五节 意象差距的变动与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影响:体系塑造与规范建构
小结 意象差距的缩小化趋势与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角色转换

第二章 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国际参与的地缘战略
第一节 地缘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寓意
第二节 中国地缘战略的基础与结构
第三节 中国地缘战略的特性与取向
小结 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合作性参与战略

第三章 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战略
第一节 全球体系变革中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空间
第二节 亚太体系变革中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空间
第三节 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威胁
第四节 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的战略选择
小结 全球与地区体系变革中的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战略

第四章 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
第二节 地区化进程中中国在亚洲及周边自然经济区的地缘经济空间
第三节 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威胁
第四节 中国地缘经济的战略选择
小结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中的中国地缘经济战略

第五章 中国的地缘文化战略
第一节 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国的地缘文化空间
第二节 亚洲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国的地缘文化空间
第三节 中国地缘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威胁
第四节 中国地缘文化的战略选择
小结 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中国地缘文化战略
结语从“随势”到“谋势”:中国进一步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