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伦理视阈下的佛教平等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809638
  • 作      者:
    欧顺军著
  • 出 版 社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欧顺军,1965年生,湖南宁乡人,哲学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人学、佛教伦理。
展开
内容介绍
  佛教从创立开始,就是以一种争取根本平等的宗教而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佛教平等观是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也是佛教伦理的伦理原则之一。《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日平等”,也即是说佛教的平等意指“无差别”,因而这种平等最具彻底性和最广泛的涵盖性,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的平等、众生平等、众生与佛的平等、众生与无情的平等等方面。
  佛教平等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原始佛教时期,主要表现为“四姓平等”、“一切众生悉皆平等”,到大乘般若学阶段,主要表现为强调“性相平等”、“怨亲平等”,再到中观学派时,平等观主要表现为“不二平等”;佛教传人中国后,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中国佛教各宗的平等观主要在佛性思想中体现出来,将不二平等发展到极致,表现出“圆融无碍”的平等境界。
  《伦理视阈下的佛教平等观》从缘起论、性空论、佛性论、业力果报论四方面对佛教平等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佛教平等观最根本的理论前提是“缘起论”,空论是其本体论依据;佛性论是其心性论依据;业力因果论是其现象论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凡圣不二”要求在进入圣境后要跳出圣境,不被圣境所束缚,而要以平等不二的心境去对待凡夫、凡境和圣者、圣境,以不舍众生的精神返回众生之间去救度众生。应该像释迦牟尼、观世音、维摩诘、地藏菩萨等一样,为众生的疾苦而努力奋斗。
  特别是中国佛教始终把世法看作出世法不可分离的另一面,即所谓“真不离俗”。正如六祖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印度佛教中小乘的各个部派,其间有部的毗昙学与经部相关的俱舍学都曾引起过不少大师的重视;印度的大乘佛教,有讲因缘性空的中观,有讲万法唯心的唯识,都没能在中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是因为在中国,从孔孟以来的思想都要以人世为重心,这样的理论兴趣影响到中国社会主要关心的是人和人的现世需要。因而观音普贤代表的菩萨道成为中国佛教徒的理想,菩萨道强调上求下化,度尽一切众生的利他的目标,是一种积极的人世的解脱之道。
  中国佛教自禅宗形成以后,人世与出世的界限已经被打破或者被抹杀,佛教僧人对于社会的关怀已经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因而,像大慧宗杲这样的禅僧会理直气壮地鼓吹反金斗争的爱国主义,明末习禅的士大夫能在政治抵抗失败后,在佛教中找到最后的藏身之地。
  在大多数大乘佛教派别或信徒看来,解脱境界(涅)与“世间”不是绝对分离的,它们是“无分别”的。如中观派的主要典籍《中论》中就明确说:“涅架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亦无少分别。”达到解脱并不是离开“世间”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间即涅粲”。菩萨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间”之外,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菩萨或佛什么都能舍弃。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仅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并不能真正达到涅。
  中国佛教史上的僧肇和竺道生等人都是在精通般若空义的同时,用这种“空”的学说去融会贯通涅架佛性“有”的理论,从而为禅宗的解脱修行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僧肇以精通般若学著称,曾被鸠摩罗什誉为“秦人解空第一者”,他的思想体系就是围绕般若之“空”建立起来的。他熟练地运用“非……非……”这种不落两边的否定方法来“破邪显正”,把中观学的基本理论概括为“不真空”的命题,即认为“非无物也,物非真物”,不真故空,不真即空。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佛教平等观要义
第一节 佛教平等观的含义
一、平等:一个备受关注的永恒话题
二、佛教平等观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佛教平等观的历史形态
一、佛教的演变发展概况
二、原始佛教的平等观:“一切众生悉皆平等”“四姓平等”
三、大乘般若学的平等观:“性相平等”“怨亲平等”
四、大乘中观学派的平等观:“不二平等”
五、中国佛教各宗的平等观:“佛性平等”“心佛平等”

第二章 佛教平等观的论证
第一节 缘起论:佛教学说的最高原理
一、佛教缘起论的基本观点
二、缘起论对佛教平等观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空论:佛教平等观的本体论依据
一、空论的基本观点
二、空论对佛教平等观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佛性论:佛教平等观的心性论依据
一、佛性论及其演变
二、佛性论对佛教平等观的理论意义
第四节 业力果报论:佛教平等观的现象论依据
一、业力果报论的基本观点
二、业力果报论对佛教平等观的理论意义

第三章 佛教平等观的践行
第一节 佛教伦理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佛教平等观在自我身心关系中的体现
一、透过“性相平等”识得“无我”
二、“果报平等”故“人身难得”
第三节 平等观在人与人(社会)关系中的贯彻
一、“自他不二”故“自利利他”
二、“凡圣不二”故“人圆佛成”
第四节 平等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运用
一、“依正不二”建设生态“净土”
二、“众生平等”故应“惜生护生

第四章 佛教平等观的特性
第一节 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统
一、佛教平等观既具世俗性又具超越性
二、诸多平等命题本身直接体现出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统
第二节 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
一、实现平等终极目标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
二、业力果报平等内蕴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
第三节 生命观、自然观和理想价值观的统
一、佛教平等观的生命观
二、佛教平等观的自然观
三、佛教平等观的理想价值观

第五章 佛教平等观的现世伦理价值
第一节 佛教平等观关于自我身心关系的伦理启示
一、佛教平等观关于自我身心关系的主要观点
二、佛教平等观关于自我身心关系的伦理启示
第二节 佛教平等观关于人我关系的伦理启示
一、佛教平等观在人我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二、佛教平等观关于人我关系的伦理启示
第三节 佛教平等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启示
一、佛教平等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
二、佛教平等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启示
结语 对待佛教平等观的应有态度及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