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方立天文集.第四卷,佛教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57733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等,其中《佛教哲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为丰富多彩。
  《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
  《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展开
精彩书摘
  《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4卷)》:
  华严宗。因依《华严经》立宗,故名。又因女皇武则天赐号此宗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华严经》中菩萨名),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也称“贤首宗”。又因此宗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还称为“法界宗”。华严宗的学统传承,一般作杜顺(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法藏的师父智俨撰《华严经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和《华严孔目章》等,纲要性地阐发《华严经》文,创立教观新说。后来法藏予以详尽的发挥,才成为完整的组织。华严宗的实际立宗者不能不首推法藏。法藏(643-712)立宗的哲学理论是法界缘起说。“法界”,指现象和本质。所谓法界缘起,是说世界一切现象都是互为依持、互为因果、相即相人、圆融无碍的。他还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详后)来阐明法界缘起的意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法藏的学说后来一度被上首弟子慧苑所修改,以致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不久澄观(737-839,一说738-839)以恢复华严的正统为己任,批评了慧苑的说法,重新发扬法藏的教义。他将法藏散见于有关著作中的四法界说,系统地加以组织,使之更加条理化。他还吸取禅宗荷泽一系的说法,即主张人人都具有一种“灵知之心”(先天的智慧),只要在主观上掌握了这一点,经过修持,就能很快成佛。他认为“灵知之心”就是心性,就是《大乘起信论》的“心性本觉”。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先天的智慧。此外,澄观还向天台宗人湛然问学,并采用了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从而又偏离了法藏的法界缘起论。法界缘起论认为,只有净心才能达到一切现象圆融无碍的境界,即所谓佛的境界,而一念三千说则不同,在佛心中,净染善恶等无所不具。澄观采用天台宗的说法,也就将性恶说引入华严一派理论中来,宣扬佛不断性恶,“一阐提”(通常指断了善根的人)不断性善,并以此论证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的观点。但是,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的“三千”是指宇宙的整体,一切有情无情都包括在内,由此又引发出天台宗人湛然对澄观的无情无佛性说的批判。
  澄观的高足宗密(780-841),进一步发展了澄观的思想,他除运用《大乘起信论》外,还援引了《圆觉经》。《圆觉经》的要点是以圆觉附会灵知本觉。宗密认为一切众生都有空寂真心,无始以来性自清净,灵知不昧,这种灵知之心就是人的本原:宗密是华严宗的大家,也是禅宗的大师。他以灵知本觉为理论基点,统一了当时的禅与教之说,宣扬禅教一致论,并且进一步会通了儒道两家的学说。
  禅宗。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还因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又名“佛心宗”。相传其传法世系是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前者主张渐悟,后者主张顿悟,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两地弘法,形成了“南顿”、“北渐”两派,史称为“南北禅宗”,或“南北宗”。后来慧能(638-713)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所以说,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嗣法的弟子中,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法系到唐末特别繁衍。唐末五代间,南岳一系又分出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也称五宗。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
  ……
展开
目录
订本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第一节 佛教、佛法与佛学
第二节 佛教哲学的构成
第三节 佛教哲学的基本流派

第二章 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略史

第三章 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
第一节 佛典概论
第二节 印度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

第四章 佛教的人生价值论
第一节 四圣谛说
第二节 三法印说

第五章 佛教的宇宙要素论
第一节 三科——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第二节 五位七十五法和五位百法

第六章 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一节 三界与佛土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
第三节 有情世间
第四节 成住坏空与无始无终

第七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上)
第一节 因果论
第二节 业感缘起论
第三节 中道缘起论
第四节 赖耶缘起论
第五节 六大缘起论

第八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下)
第一节 真如缘起论
第二节 性具实相论
第三节 法界缘起论
第四节 自心顿现论

第九章 佛教的认识论(上)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禅观
第三节 依根缘境生识说
第四节 般若中观论
第五节 四分、三性与四智说
第六节 新因明与量论

第十章 佛教的认识论(下)
第一节 般若无知论
第二节 顿悟成佛说
第三节 四重二谛与般若无得
第四节 三谛圆融与真妄心观
第五节 禅悟

结语
佛教“空”义述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