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802566
  • 作      者:
    (美)鲍威尔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鲍威尔回忆录:我在中国二十五年》是一个外籍记者在中国的传奇,反映了他在中国的生活及其所见所闻。他以外国人的眼光,观察了中国的革命、国共关系、租界、中日俄关系、日本侵华等焦点问题,既有对中国上层政治的观察与思考,如对现代中俄边境关系、西安事变、南京事件等情势的分析令人深思;也有对底层民众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如对沦为土匪的流民之近距离观察;其对日本侵华给中国及世界所造成的苦难,更是有切身的体会、直观的展现与沉痛的批判。民国中国社会黑暗与动荡与痛苦的现实,在鲍威尔笔下得到了一种别具视角的再现。
展开
内容介绍
    《鲍威尔回忆录:我在中国二十五年》从作者1917年来华写起,直到1943年作为战俘交换离华返美,全面而具体地回顾了其间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交活动,对其中不少内幕,诸如日俄在对华问题上的微妙联系、流亡中国的白俄及其活动、中国土匪对外国人的绑票、日军对英美法等同盟国侨民的迫害等,都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此外,他与孙中山、吴佩孚、冯玉祥、张作霖、杜月笙等历史名人交往的轶事,也颇值得一读。
展开
精彩书摘
    2。密勒和《密勒氏评论报》<br>    礼查饭店是当年上海第一流的旅馆,其前身是早年来华的一位美国船长创办的一座供膳公寓,——他把自己的船留在了上海,其名字也来源于美国最著名的纽约礼查饭店。但是,这位船长不得不在名称上加添“旅馆”这个字眼,因为纽约礼查饭店的大名,还没有传到中国。除了名称以外,这两家饭店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上海礼查饭店四面临街,由两幢三层和四层高的楼房组成,有长长的通道串连着。饭店的中央,是一个宽敞的厅院,晚上交响乐队常常在此演奏。晚上8点起,穿得衣冠楚楚的客人下来进餐,这时,你可以看到这个港口城市的大部分外国头面人物,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上海曾对我说:“如果你愿意坐在饭店的大厅里,张开眼睛随便看看,那么,你几乎可以看到混迹于这个城市的所有骗子!”<br>    我寻到礼查饭店后,打听下榻在此的密勒先生住几号房;一位仆役轻声地说,他就住在饭店里,并且马上就会来大厅坐坐,我刚想问他长得如何模样,那仆役就叫我看一位正从楼梯上走下来的人。只见那人身材单薄,体重125磅左右,但穿着异常考究,我不由突发奇想,他怎么能够在坐下来的时候,不弄皱他那套笔挺的西服呢!<br>    我的老板密勒先生曾在《纽约先驱报》工作数年,先写戏剧评论,后做国际政治记者,继承了已故的《纽约先驱报》主持人贝纳特的许多怪癖。<br>    自然,我急切地想知道,有关上海报纸的许许多多问题,但密勒似乎不急于告诉我;何况我们也无暇谈及,因为我们马上被正在吃午茶的许多英美人围住闲聊。所谓的“茶”,实际上是指鸡尾酒和威士忌苏打。<br>    这种不受拘束的饮酒,不由使我心中痒痒的,因为我生长在美国中西部自动禁酒的土地上,而且我离开美国的时候,正接近于1920年开始的持续几年的“大实验”。围谈的人愈来愈多,仆役又搬来一张大桌子,好放置更多的酒瓶和杯子,当新进来的人过来寒暄时,他们总是要求同已在场的再干一杯,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喝了一杯又一杯。仆役在每次上酒后,都把一张帐单递给要求干杯的人,付款的主人,则从来不瞧那帐单上的金额数目,一签了事。<br>    在我坐等密勒先生的时候,看了一份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上面刊载了路透社的一则重要电讯,说美国已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这是1917年2月3日。但在我们的谈话桌上,却没有一个人说起美国参战之事,相反,大家的话题,都集中在“酒”字上,说美国可能采取酒类禁运措施,以及由于英国航运业衰落,限制了酒类运输,导致酒价不断上涨等等。但最后的结论是一致的;上海总是有酒喝的,至少在酒这个问题上,英国人要比美国人明智得多。<br>    这时,一位头发灰白、中等身材的人进入大厅,大家的交谈戛然而止。有人把我介绍给他——美国驻沪总领事托马斯·萨蒙斯。他是一位可爱的官员,只是经常担心在上海会发生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会使他卷入与美国国务院的冲突中去。<br>    后来美国的参战,果然大大增添了这位总领事的责任和焦虑,因为上海公共租界性质特殊。中国尚保持中立,德国、奥地利的领事和侨民,并没有受到限制,照常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所有的英国人和大部分的美国人,却不再跟他们交往或做生意。<br>    人群散去后,密勒先生建议我就在礼查饭店开个房间,并介绍我认识了饭店经理莫顿船长。因为礼查饭店的各位经理,大部分做过船长,所以这家饭店的许多方面,都仿照着船上的式样,如饭店的走廊,油漆得颇似客轮上通向睡舱的通道。莫顿船长说,他会在“统舱”里给我安排一个房间,每月房租125元,包括膳食和午茶,折合美金约60元。<br>    第二天,在密勒先生的套房里,我才有机会与他讨论即将着手的工作,同时,还了解了他在中国的经历,他对中国问题的一些看法。<br>    1900年,密勒先生作为《纽约先驱报》驻外记者,来华采访报道义和团事件。在那时和后来的采访活动中,他结识了不少中国政治领袖,如袁世凯、唐绍仪、伍廷芳,上海第一家近代化银行的创办者Tong,F。C。(待查),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先生。中国在那时还是帝国,但有大量的迹象表明,一场革命正在酝酿。1911年,密勒先生在中国创办了第一家美国报纸,即在上海出版的《大陆报》。在办报过程中,后来成为东京《日本广告人报》发行人的B。W。弗莱塞,曾做过密勒的助手;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制造商查尔斯R。柯兰,为《大陆报》购置了字模和机器设备,成为该报的大股东和社长。柯兰有意在外交界发展,1909年被美国塔夫脱总统指派为驻华公使,但未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重新接受了这项任命。<br>    上海的一些著名中国人士,包括唐绍仪和一些银行家,当初都许诺承购密勒先生新办报纸的股份。但当印刷机抵达上海时,不少人中途变卦,不肯人股,密勒先生经过一番明查暗访,发现是老牌的英国《字林西报》捣的鬼。《字林西报》简称N。C。D。N。,是除香港以外英国的海外第一大报,主持者当然不希望有美国报纸与之一争短长,特别是像《大陆报》这样类型的,拥有一些中国股东,鼓吹中美合作。上海的美国人为数不多,却在不断增加,大家普遍感到应该有一份美国报纸问世。<br>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开始与中国结缘<br>1.东方之行<br>2.密勒和《密勒氏评论报》<br>3.1917年的上海滩<br>4.孙中山和袁世凯<br>5.内战的阴影<br>6.蓝辛一石井“事件”<br>7.流亡上海的白俄<br>8.编辑做说客<br>9.山东与华盛顿<br><br>第二部分  扑朔迷离的20年代<br>10.前清秀才、基督将军、东北虎<br>11.临城劫车亲历记<br>12.华南的事务<br>13.20年代的党派斗争<br>14.“四一二”政变中的内幕故事<br>15.干涉的外交伎俩<br>16.采访“中苏之战”<br><br>第三部分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br>1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br>18.苏联、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微妙关系<br>19.海参崴之行<br>20.横越西伯利亚<br>21.1935年的莫斯科<br>22.取道日本回上海<br>23.1936年的菲律宾<br><br>第四部分  从“西安事变”到南京的陷落<br>24.西安事变<br>25.端纳的斡旋<br>26.西安事变的结局<br>27.日趋紧张的局势<br>28.1937年的美国军舰和日本炸弹<br><br>第五部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br>29.我与《芝加哥论坛报》<br>30.越来越重的压迫<br>31.炸弹与刺刀<br>32.纳粹德国的魔影<br>33.历史断线了<br>34.日本人的“效率”<br><br>第六部分  战俘生涯及迈向新生之路<br>35.恐怖的大桥监狱<br>36.“危险思想”<br>37.美国援华谷物<br>38.交换名单<br>39.踏上归国航程<br>40.中国之未来<br><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