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篇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第五节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
一、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Aspirin)
【商品名或别名】拜阿司匹灵,巴米尔,益欣雪,乙酰水杨酸。
【药物概述】本品可使血小板的环氧合酶乙酰化,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对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II相聚集也有阻抑作用;并可抑制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抗体一抗原复合物、某些病毒和细菌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及自发性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此外,本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药动学】本品口服吸收完全、迅速。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中,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中,并可通过胎盘屏障。本品大部分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从肾脏排泄。
【用药指征】
1.抑制血小板聚集。
2.解热、镇痛。
3.抗炎、抗风湿。
4.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5.可用于治疗X线照射或放疗而引起的腹泻。
6.儿科用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
7.粉末外用可治足癣。
【用法用量】
1.口服用药
(1)抑制血小板聚集:通常为每次80~300rag,每日1次。
(2)解热、镇痛:每次300-600mg,每日3次,必要时可每4h1次,但24h内不超过2000rag。
(3)抗风湿:每日3000~6000mg,分4次服用。
(4)治疗胆道蛔虫病:每次1000mg,每日2-3次,连用2~3日。
(5)治疗x线照射或放疗引起的腹泻:每次600——900mg,每日 4次。
2.直肠给药解热镇痛:每次300-500mg,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每4~6h重复给药1次,但24h不应超过2000rag。
3.外用足癣:先用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患处,然后用本品粉末撒布与患处,通常需治疗2~4次。
【药物相互作用】
甲氧氯普胺可增加本品的吸收。
本品可增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
本品可加强、加速胰岛素或某些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
本品可增强其他水杨酸类药、甲氨蝶呤、巴比妥类药物及苯妥英的作用。
本品可增强含可的松或可的松类似物的药物的作用。
尿碱化药、抗酸药可促进本品经尿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
本品可降低降压药和利尿药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