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神经病学新理论新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2203
  • 作      者:
    刘学伍,迟兆富,焉传祝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神经病学新理论新技术》是奉献给高血压患者的科普读物,共分7章。第1章讲述了与高血压有关的基础知识;第2章以时间为顺序,对高血压患者每日生活给予细致的指导;第3~5章介绍了高血压患者的休闲娱乐、衣食住行以及四季的保养;第6~7章阐述了高血压病的各种疗法,包括运动疗法、传统疗法以及休闲疗法等;附录部分简介了茶艺、园艺方面的入门知识,可供高血压患者选择。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深奥的医学原理,内容通俗易懂,使人读起来兴味盎然,能从中获得多方面的医学知识,适合广大高血压病、心脏病、高脂血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学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癫痫协会会员,山东省癫痫协会理事,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电生理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兼秘书,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和《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2002年"山东大学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师从迟兆富教授,从事癫痫、脑血管病、神经遗传病及睡眠障碍的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华系列论文14篇。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有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分别获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和3项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主编、参编《儿科病因与治疗》《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现代神经病学》等专著6部,参编大专教材《神经病学》1部。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协助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5人。<br>    迟兆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6月生,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山东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著名神经病学家朱汉英教授。曾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和肯塔基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神经疾病的临床与研究近30年,在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上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癫痫的防治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现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癫痫病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现代神经病学杂志》等期刊编委。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6部。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指导硕士研究生26人,博士研究生14人。<br>    焉传祝,1964年10月生。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1992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山东大学委员会齐鲁医院支社主委。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中青年科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师从李大年教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无力和肌萎缩以及神经科其他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在全国较早建立了冷冻神经肌肉活检标本库,储存标本1 000余例。近年来在中外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参编《现代神经内科学》(第一副主编),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目前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5名。
展开
内容介绍
    《神经病学新理论新技术》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周围神经疾病,肌肉疾病、缺血与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颅脑及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疗新进展,以及线粒体疾病、癫痫,精神与睡眠障碍、老年性痴呆、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等疑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新理论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新技术。《神经病学新理论新技术》内容丰富实用,理论科学新颖,诊疗技术先进,对神经科医师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新信息、新技术,跟踪全球神经病学发展新动态,提高临床及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神经病学新理论新技术》适于神经科临床医师、专科研究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周围神经疾病<br>    第一节  周围神经病诊断策略<br>    周围神经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3%,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达8%。能引起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可能达百种以上,有大约1/3患者归为特发性。<br>    在诊断周围神经病中,首先,需要了解周围神经的基本结构以及不同直径神经纤维的功能,周围神经系由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纤维混合组成,并参与组成反射弧,一般大直径的有髓神经纤维与运动以及压觉有关,而细的神经纤维与自主神经以及感觉神经的痛觉、温度觉及精细触觉有关。其次,要熟悉基本的周围神经病理改变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均可以对疾病诊断提供指导。对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加以合理解释,才能够提出正确的诊断。<br>    一、临床表现对诊断的提示<br>    由于每一根周围神经中含有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的数目不同,不同病因对各种纤维损害的程度不同,因而不同的周围神经病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各异。首先要明确周围神经是否存在感觉、运动、反射改变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明确症状的本质以及先后发展顺序,了解相关情况如旅游、性病史、饮酒史、药物史和家族史。应当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系统损害,在问病史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通过问病史和查体应当明确以下改变或损害。<br>    1.感觉改变  多数急性或慢性炎性脱髓鞘多神经根神经病以及中毒性神经病的患者有感觉神经性症状。出现电击、烧伤、冻伤、紧缩和搏动样痛感,也可以表现为麻刺感和肿胀感或对疼痛刺激更加敏感,查体可以发现:长度依赖性周围神经出现“手套”和“袜套”样痛、温、触、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异常,逐渐向近端发展。神经根性损害出现条带样分布。感觉障碍在运动神经病可以不出现,即使在运动感觉神经病也常常表现轻微,但在感觉神经病是惟一表现,由于常合并自主神经损害,也被称为感觉交感神经病。<br>    2.运动改变  损毁性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肌力减低和丧失,可以单独出现,如运动神经元病;也可合并其他感觉神经病。属于长度依赖性周围神经病的多发性神经病,以肢体远端肌  无力为主,而以神经根损害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则以肢体近端肌无力为主。肌萎缩与肌无力程度一致,一般1年内神经再生可使萎缩的骨骼肌恢复。刺激症状表现为肌束震颤,为肌肉静息时单个运动单位自发放电形成,多个运动单位同时短暂自发收缩则导致肌肉痉挛或肌纤维颤搐。这些刺激症状的出现不单纯提示前角细胞病变,轴索的任何部位被刺激都可以产生。<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周围神经疾病<br>第一节 周围神经病诊断策略<br>第二节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与外科治疗进展<br>第三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与治疗<br>第2章 肌肉疾病<br>第一节 肌肉疾病的诊断流程<br>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神经肌肉损害<br>第三节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及治疗新进展<br>第3章 线粒体疾病<br>第一节 线粒体医学简介<br>第二节 线粒体脑肌病<br>第三节 线粒体与癫痫<br>第4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br>第一节 眩晕的临床诊断与治疗<br>第二节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br>第三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的关系<br>第四节 女性脑卒中的现状与研究进展<br>第五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经颅多普勒表现<br>第六节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压调控<br>第七节 脑血管病的基因和细胞治疗研究<br>第八节 腺苷及其受体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br>第九节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研究进展<br>第十节 降脂治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研究进展“<br>第十一节 抗血小板治疗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br>第十二节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进展<br>第十三节 清热解毒法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br>第四节 脑静脉血栓形成<br>第五节 脑小血管疾病<br>第5章 出血性脑血管病<br>第一节 脑出血后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最新进展<br>第二节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br>第三节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介入治疗<br>第6章 癫癎<br>第一节 癫痫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br>第二节 癫痫神经组织病理学研究进展<br>第三节 热性惊厥附加性癫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br>第四节 小儿良性局灶性癫癎<br>第五节 儿童难治性癫癎引起智力低下的机制及预后干预<br>第六节 癫痫的正规治疗<br>第七节 抗癫痫药物的特异性反应<br>第八节 抗癫癎药物的非抗癫痫作用<br>第九节 癫痫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现状<br>第十节 生酮饮食在癫癎治疗中的应用<br>第十一节 癫痫的手术治疗<br>第7章 精神与睡眠障碍<br>第一节 老年人共病抑郁症<br>第二节 失眠的诊断及治疗<br>第三节 Orexin/hypocretin在发作性睡病中的研究进展<br>第8章 老年性痴呆<br>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br>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最新进展<br>第三节 Binswanger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鉴别与诊断标准<br>第9章 颅内感染性疾病<br>第一节 急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br>第二节 肥厚性硬脑膜炎<br>第三节 脑脊液实验室诊断及进展<br>第四节 脑与脑膜的影像学强化<br>第10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br>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概述<br>第二节 多发性硬化诊治概况<br>第三节 多发性硬化痴呆<br>第四节 视神经脊髓炎研究进展<br>第五节 渗透性髓鞘溶解综合征<br>第11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br>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br>第二节 局灶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症状分型与治疗<br>第三节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br>第12章 神经系统遗传、变性及其他疾病<br>第一节 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和多系统萎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r>第二节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研究进展<br>第三节 酸性麦芽糖酶缺陷病<br>第四节 运动神经元病<br>第五节 桥本脑病<br>第13章 颅脑及脊髓损伤<br>第一节 颅脑损伤致血脑屏障损害的机制及治疗<br>第二节 重度颅脑损伤救治与监测技术进展<br>第三节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