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急诊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16145
  • 作      者:
    李春盛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春盛,男,1952年4月生,主任医师,教授,急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获硕士学位,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十层面”奖励,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医师奖,2008年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复苏组组长,中国毒理学会中毒救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急诊医学组组长、美国急诊医学会会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杂志》等10余种杂志的编委。
  从1985年至今,在全国各级医学期刊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英文论文20篇,SCI收录5篇,科普文章近80余篇,主编专著3部.《常见急症家庭救治》、《老年急症救治手册》和《内科新进展.急诊医学进展》,主编北京市精品教材《急诊医学教程》(研究生教材),副主编2部:《急诊医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急诊医学》、主译《急诊气道管理》和《心肺复苏》,主编科普读物名医进社区丛书《急病与急救》分册和《家庭急救图解手册》,参编专著9部主编《新版美国CPR指南解读及操作视听教材》。共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余均为4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急诊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是根据急诊医学临床特点以各个临床专业常见的急性病或急诊症状,危重病的评估作为切入点,根据临床诊疗思路,主诉、现病史、体检为重点,结合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应用“剥洋葱的方法”层层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危险程度的评估,并制订处置方案。全书包含60余个病例,均来自急诊临床实践。
展开
精彩书摘
  众所周知,全世界医院的急诊科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患者轻重混杂,人多拥挤,环境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这样混杂的众多急性患者,急诊医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依靠有限的信息,诊断出潜在的危重患者的疾病,不仅需要冷静的思维,逻辑分析判断,也需要丰富的人文素养,处理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因为这些急性患者不像专科患者那样是“老熟人”,而是从来没有见过,且这些患者因为疾病和心理问题合作性差。加之就诊环境混乱,同时面对许多危重患者,医务人员注意力难以集中,由此造成缺乏认真思考的条件,同时又要避免作出轻率的决定。由于诊断常常缺乏确定性,而治疗的根据往往是“最可能是……”,而决定于符合这种最可能性的因素取决于我们临床判断和诊断检查的结合。
  一、急诊诊断思维与决策从选择的观点看,医学是模式结构不固定的学科,不同于有固定模式结构的学科,如数学,可通过规则来定义,从一种理论推出另一种理论,但在医学方面定论问题已是一种混合。具体到急诊医学,不固定的原因如下。
  1.在作出抉择过程中不能得到或永远得不到完整信息,没有完整信息就会导致盲人摸象,在作出决定时常常会有偏差或片面性,导致临床的误诊误治。
  2.急性疾病的表现常常是动态性,有时在某一时段作出诊断结论时就发生了变化,时时要根据动态观察在重新作出相关的诊断。
  3.治疗方法往往不能普遍应用于有同样疾病的人,这就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千篇一律,犯教条主义。
  4.急诊医师在诊断治疗中常常缺乏患者的反馈信息,不能判断诊断正确与否,最后的诊断往往是离开急诊科后而作出的。由于这一特点急诊医师往往有始无终,对一疾病变化规律缺乏全面的了解,因而影响急诊医师临床水平的提高。
  急诊医学所具有的特点为:①疾病的突发性:还没有按照疾病发展规律充分展现疾病的全貌就来急诊科就诊;②就诊的时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要求医师对疾病作出客观、符合其实际规律的诊断甚为困难;③不可预测性: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常常对其发展趋势难以把握,对急诊医学形成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总想在发生问题的层面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就是毛泽东说过的“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对观察到的事物认真细致的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我们的决策。由此类推,医师诊断疾病要通过患者的主诉、查体、辅助检查,查找疾病的证据,将这些证据通过自己的思考有效加以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疾病的本质,即形成诊断。上述过程,就是形成临床诊疗思维的过程,要形成这一思维,需要通过如下程序。
  1.在寻找证据时要专注如在听患者主诉现病史时一定要专注,且一定要围绕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和时间进行询问,不能漫无边际,淡化主题。因为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要获得大量、可靠的信息,这就需要临床基本功。
展开
目录
病例1  突发胸部不适16小时伴间断神志不清
病例2  腹泻5天,伴胸闷憋气3天
病例3  精神行为异常10天,发热伴抽搐2天
病例4  上腹痛、背痛伴发热1天
病例5  间断胸痛1天,加重7小时
病例6  发热6天伴咳嗽、胸闷
病例7  腹痛10小时
病例8  右下肢疼痛伴抽搐3天,短暂意识丧失1天
病例9  下腹痛3天,加重1天伴黏液便
病例10  腹痛10小时,伴腰痛
病例11  喘憋、呼吸困难1个月
病例12  食用毒蘑菇后恶心、呕吐伴腹泻4天
病例13  胸痛10小时,进行性双下肢无力2小时
病例14  抽搐3分钟
病例15  胸痛伴昏迷2小时
病例16  意识丧失40分钟
病例17  间断肢体无力2个月并肺部阴影
病例18  胸痛半天
病例19  发热、咽疼、皮疹、白细胞升高3周
病例20  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咳粉红色泡沫痰
病例21  腹痛1天,加重1小时
病例22  酒后呕吐、上腹痛伴胸闷1小时
病例23  右上腹痛、呕吐伴头晕
病例24  右上腹痛、呕吐伴低热
病例25  间断胸闷、呼吸困难1个月,加重伴晕厥1小时
病例26  间断上腹痛1天
病例27  发热1个月,抽搐伴意识障碍1次
病例28  发热、咳嗽、咳痰10天
病例29  腹痛伴烧灼感,肢体不能活动
病例30  慢性咳嗽、咳痰伴喘息30余年,加重伴高热4天
病例31  咳嗽、咳痰、喘息
病例32  腹痛伴恶心、呕吐
病例33  发热、胸闷、活动后气短
病例34  发热、寒战伴轻度胸闷2天
病例35  腹痛半个月,加重2天
病例36  发热、肝损伤、多脏器衰竭
病例37  腹痛3天,伴腹胀、恶心、呕吐
病例38  高空坠落后25分钟
病例39  头面部外伤出血、头痛、双手烧灼性疼痛6小时
病例40  饮酒后发热伴腹痛2天,既往脾切除病史
病例41  发热,意识不清
病例42  高热,皮疹,头痛
病例43  发热,脾大,贫血
病例44  突发左中上腹痛1天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病例45  胸闷、胸痛2小时伴晕厥3次
病例46  全身肌肉酸痛、无力伴酱油色尿
病例47  反复心悸伴发热、意识模糊
病例48  腹痛、腹泻、皮疹及关节肿痛
病例49  腹泻、发热、突发意识丧失伴心脏杂音
病例50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双肺弥漫浸润影
病例51  发热,腰背痛,继发呼吸困难
病例52  喘憋、咳嗽、鼻部塌陷
病例53  高热,头晕,抽搐半天
病例54  反复发热11天、加重伴气促半天
病例55  黄疸2天,无尿1天
病例56  咳嗽、咳痰伴发热3天,气促2小时
病例57  发热伴左上腹疼痛2天
病例58  活动后呼吸困难2个月,加重5天
病例59  右侧肢体乏力2天,抽搐伴昏迷半天
病例60  恶心、发热2天,呕吐伴心悸1天
病例61  突发双下肢无力
病例62  发热、皮疹、关节痛
病例63  突发中上腹剧烈疼痛并伴右下腹痛9小时
附  病例诊断结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