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互助学习与民主行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800376
  • 作      者:
    (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
  • 出 版 社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Randall Everett AIIsup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音乐教育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纽约州哈特维克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学校如何为学生探索和创作音乐提供舞台空间?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器乐教学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创造、自我表达和了解相关文化的机会?音乐教育者如何重新评估学校音乐教学所教给学生的音乐与学生在课外音乐生活中所热衷的音乐之间的关系?
    这些问题引发了作者决定组建互助学习器乐团体,团体成员由来自美国小镇的9名高中学生器乐学习者和作为促进者的研究者组成。我们的计划是以小组为主体,以开放的方式进行原创音乐的创作,最后就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表演,但创作的最终成果并不是本研究的关注重点。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资料数据收集的方式,参与观察法、合作探究法要求被研究对象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设计和实施。研究者和参与者通过分享对经验的反馈和分析,以获得分析资料。
    9名学生被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选择电吉他、贝司、电子合成器、鼓等进行作曲和表演,而不是选择他们在乐队中演奏的乐器;第二组选择传统的爵士乐和音乐会乐队的乐器来进行音乐创作。
    选择某种音乐体裁和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与作曲、问题解决和音乐素质相联系的选择)看上去是小组文化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一组实质上是一个果酱乐队,所以采用了一般的流行音乐创作方式,而第二组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非车库乐队,故创作了。古典的音乐和20世纪30年代风格的摇摆乐音调。
    对于小组集体创作来说,古典音乐被小组成员和研究者认为是很困难的,传统的观念倾向于固定的构思和防止作品的演化……
展开
精彩书摘
    1.01 学生的生活<br>       音乐创造是一种社会行为(Elliot,1995;Hargreaves&North,1999;Merriam,1964;Sheehy,1946;Small,1977;Sparshott,1987),按照约翰·布菜金(JohnBlacking)(1973)最简单的描述,音乐就是“被人为组织的声音”。一些研究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或“物种中心主义”的需要,这种需要,被埃伦·迪萨纳亚克(Ellen Dissanayake)(1992)描述为是“制造与众不同”。既然音乐创造是一种社行为,那么,如同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1991a,P.256)所说的,“音乐表演与音乐一样,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本研究的最初兴趣所在,就是试图记录下器乐学习小组在共同创作一种有意义的、“与众不同”的音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br>    我们丝毫不要感到惊奇,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组织严密的运动会到在家里的即兴舞蹈、走道和地下室的游戏等,都充满着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Compbell,1998;Harwood,1992;Knapp&Knapp,1976;Marsh,1994)。这些自我组合在一起的团体,还要在这种自发的创造性活动中投入一定的经费。而在学校,“得到允许”的音乐和舞蹈,无论是创造的还是非创造的,最初都出现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或学校的乐队和合唱队中。不幸的是,这种有组织的创造经历大概在六年级的时候就结束了(Compbell,1991a,P.246)。这一点,对那些希望继续在正规的大型合唱、合奏音乐会上表演的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因为,这种音乐会所强调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表演”。<br>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器乐教学与创造性<br>    问题的背景<br>    1.01 学生的生活<br>    1.02 教师的挑战<br>    1.03 大团体形式<br>    1.04 工作室指导<br>    1.05 小组学习<br>    问题的陈述<br>    1.06 相关文献<br>    研究的设计<br>    1.07 研究的目标<br>    1.08 成员选择的策略<br>    1.09 场地设备与时间安排<br>    1.10 方法论<br>    1.11 研究重点<br>    1.12 假设<br>    1.13 资料收集与分析<br>    哲学原理<br>    概念构架<br>    1.14 文化<br>    1.15 语境<br>    1.16 音乐世界<br>    1.17 相互学习文化<br>    1.18 通过实践的创作<br>    第二章 研究的语境<br>    导言<br>    文化与教育<br>    2.01 模仿学习<br>    2.02 命题性知识<br>    2.03 主体间的相互交流<br>    2.04  “客观”知识的掌握<br>    文化与音乐<br>    2.05 音乐的功能<br>    2.06 音乐与传播<br>    2.07 音乐与社会<br>    2.08 大文化与小文化<br>    2.09 青春期、认同感与社会资本<br>    情境化学习<br>    2.10 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br>    2.11 文化适应与学校教育<br>    2.12 民主、合作与协作学习<br>    创造与社会化过程<br>    2.13 创造及其生成过程<br>    2.14 过程与结果<br>    小结<br>    第三章 研究方案<br>    研究计划<br>    3.01 合作探究<br>    3.02 参与观察<br>    资料收集<br>    3.03 访谈<br>    ……<br>    第四章 发现<br>    第五章 构建中的团体<br>    第六章 可能性<br>    参考文献<br>    附录<br>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