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区分是否“过度检查”
病人到医院看病,无论看门诊还是住院,总要在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化验上花掉不少钱,这在今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检查和化验的目的是为了查清病情、明确诊断,是获得正确治疗所无法省略的先决条件。过去我们盼望的是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而医生依靠的工具也只是听诊器、血压表和体温计这“三大件”。现在医学进步了,医生手里不再是那三件简单的老法宝,时常要运用以当代最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仪器与化验的检查。仪器检查比依靠耳听目视要客观准确得多,是诊断病情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多半检验项目收费都很高,是人们“看不起病”的原因之一。就拿看门诊来说,即使最普通的感冒,通常至少也要查个血常规,有时还要再加几项其他检查。稍微复杂些的疾病要检验的项目就更多了,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乙肝免疫指标、心电图、肝胆B超、心脏M超等,单子一开就是一大叠,钉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小本子。
人们确切地感受到看病时花在检验上的钱越来越多,时常还超过了药费,于是总觉得这里头有猫腻。这种怀疑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眼下的公私医院最来钱的途径就是大型仪器检查,不管卖多少药、开多少刀和收多少挂号费,都没有高档检查来钱快。因而有些医院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明里暗里鼓励医生滥用昂贵的检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要数早些年的CT检查了,因为收益颇高,各地医院争相购置设备,连县级的医院都咬着牙向银行贷款几百万、上千万,从外国进口CT设备(往往还是人家医院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一个小县城里甚至还不止有一台CT机。CT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多了就要竞争,一竞争大家都“吃不饱”,于是就出现了只要医生开单,就给提成的高招,外院医生介绍病人来检查,回扣比自家医生开得还高。就这样,不少医生只要病人肯花这个钱,不管是什么病都劝人家做个CT,“享受”一番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
有人说,医生要搞病人钱财比打劫店铺还容易。这话虽然难听,却是事实。打劫的劫匪要自己到处去物色合适的下手对象,找准目标后还得拼上性命搏斗一番才能得逞,而医生则只要往诊室里一坐,病人就自己找上门来了。你既然找到我,就委屈你一点,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和农民工求包工头给点活干时的情况有点相似。
缺少了医德的约束,素质不高的医生就可能乱来了。病人喉咙发炎引起颌下淋巴结肿大,这原是很普通的小毛病,吃几天消炎药,喉咙好了淋巴结肿大自然也随之消退,根本无须特别的处理。但是如果想乘机赚来今天的“买菜钱”,就不妨对病人进行一番科普宣传:鼻咽癌也会引起颌下淋巴结肿大,肿瘤发现愈早,手术效果就愈好,晚了就没救,所以“您老别省那几个钱了,做个头颅CT看看,不是肿瘤的话,不就放心了吗”。病人心想也对,就当花钱买个放心,于是就掏票子。CT的报告出来了,什么问题也没有。对此,有的病人不但放下了心,而且感到很欣慰:今天总算遇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医生,考虑得周全就是水平嘛!但也有的病人很恼火,普通的喉咙发炎怎么就花掉我几百块检查费呢?
应用尖端技术诊断疾病本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大家都感觉到现在患癌症的人比以前多了,为什么会多?人们都想到了环境污染和劣质食品的影响,但忽略了另外一个确确实实的原因:现在对癌症的检查水平大大提高了,原来不可能被发现的隐蔽肿瘤也被查了出来。没有胃镜时许多胃癌漏诊过去了;没有CT的话,多种器官的癌瘤都得不到明确诊断;肺癌也许直到死亡还以为患的是肺结核。或者反过来,这些问题现在都不难查清楚了,这无疑是检查手段大大提高的结果。
尖端仪器设施的投资都很大,所以检查费用也很昂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加之目前医院自负盈亏,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管是否必要,就动辄让病人做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的,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情况凡是看过病的人体会就更深了——处方还没开,银子就已经用掉了一半。这还只是说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的检查名目就更多了,有人出院结账时一看,检查费竟然比手术费还多。
正由于此,一肚子气的民众对于各种昂贵的大型检查,都笼统地称之日“过度检查”。
然而这样一概而论的提法并不妥当,也不准确。按说“过度检查”指的是病情并不需要的检查,医生之所以开单主要是出于牟利的动机,对此病家应该拒绝接受,不花这个冤枉钱。不过事实不完全是这样,被指责为“过度检查”的,实际上有许多是正常的或必要的检查。医学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一项检查是否必要,各种不同因素混杂在一起,别说病人很难分清,就是医务人员自己也不容易说得清楚。所以病家不宜凭一己之见,就轻率地拒绝医生的检查要求——除非你有较大的把握,否则有可能贻误大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讲一个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尾。
X先生感冒了,觉得很软弱疲倦,于是上医院看病。医生诊查后要他去验个血常规和做个心电图检查。X先生断然拒绝,“不检查了。我只要吊两瓶水,别的都不要。”医生仍然坚持己见,X先生也不让步。见劝说无效,医生便把病历递过去:“那么,你签个字,有问题自己负责。”X先生更不快了,随手签上名字,扔了回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