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我国古代的食疗地位和影响
我国的食疗历史悠久,在古代也一直处于很高的地位。根据《周礼?天官》记载,我国周代就开始把医学分为4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的“疾医”相当于今天的内科医生;“食医”则是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的医生,相当于今天的营养科医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研究饮食科学最早的国家,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丰厚深广的专门文化。从理论上说,我国古代医籍中的4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都非常注意饮食对健康和疾病的相关作用。唐朝以后,更是不断地涌现出以饮食保健为课题的许多专门著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篇”;孟诜的《补养方》;张鼎的《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等。
从普及面上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记载了相当丰富的饮食知识。例如,其中的民歌《卫风?氓》中就写有“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意思就是叫斑鸠鸟不要去吃桑葚。虽然说其中的寓意,非常发人深思,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的食疗知识普及面很大,已经扩展到民间百姓中了。
我国古代的食疗理论
根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我国古代的食疗理论非常丰富而且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具体可从其中的“五谷”、“五色”、“五味”、“五宜”、“五走”、“五养”,以及一些有关食养的基本原则中看出。
五谷的解释较多。王冰在注释《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认为五谷是粳米、小豆、大豆、麦和黄黍5种。其中,黄黍即一种黄小米,小豆则有多种。
五色和五味是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将食物的颜色(其实也不仅仅完全局限于食物)、味道与脏腑、经脉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肝经、胆经;色赤、味苦,属火,入心经、小肠经;色黄、味甘,属土,入脾经、胃经;色白、味辛,属金,入肺经、大肠经;色黑、味咸,属水,入肾经、膀胱经。
五宜语出《内经?灵枢?五味篇》,指五谷、肉、果、菜适合于不同的五脏。如脾病宜食秫米(即高梁)、牛肉、枣、葵(锦葵科植物,如冬葵菜等);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即俗称的蕌头);肾病宜食豆芽、猪肉、栗、藿(豆类作物的叶子);肝病宜食芝麻、狗肉、李、韭菜;肺病宜食黄小米、鸡肉、桃、葱。
五走有两种说法:一是依据《内经?灵枢?九针篇》,从气、血、骨、肉上分,即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二是依据《内经?灵枢?五味篇》,从五脏上分,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这两种说法其实也是彼此相通的,因为肝主筋,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肉,肾主骨。
五养,《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酸生(即滋养,后同)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与“五养”相对的,同时又有“五伤”和“五救”,即“……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一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骨,甘胜咸。”《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得更明白:“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心气抑;味过于甘,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虽然以上说法不一定全都合理,但毕竟已经形成系统,而且较为完善,有章可循。
也正是根据以上理论,古人又提出了几个食疗养生的原则: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②按季换口味。春季宜减酸增甘,夏季宜减苦增辛,秋季宜减辛增酸,冬季宜减咸增苦。③对应选择食物。以蔬菜为例,一般讲究春宜食花、夏宜食叶、秋宜食果、冬宜食根。祖国传统医’学中许多中药的采集和炮制,其实都依据这些原则。
怎样理解四季食疗理论
在3000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分出了“食医”专科,专门用食物来治疗疾病。按照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许多食物本身就可作为药物,如枣和浮小麦。同理,许多药物也可以是食物,如茯苓、首乌和黄精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食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纠治或预防某些疾病。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
谈到食补,首先要了解中药的四气与饮食的五味。四气又叫四性,就是寒、热、温、凉4种药性。其实“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区别,所以四气实际只有寒、热两大类。凡能治热性病症(即今之火症、炎症)的食物,就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荞麦是凉性,能润肠通便;西瓜是寒性,能解暑清热。凡能治寒性病症(即虚症、寒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例如,龙眼是温性,能温中补虚;胡椒是热性,能助阳去寒。另有一种平性食物,实际也有偏寒偏热的区别,例如,萝卜甘平偏温、苹果甘平偏凉,所以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食物则分辛、甘、酸、苦、咸5种味感。另有一种淡味,因为不显著,习惯上不予考虑。应该说,最初的五味,绝对是就食物的口感而言,后来慢慢就有了扩展。例如,鸡肉,药典称“味甘”,事实上并无甜味。味道不同,药理作用相应也就不同。一般认为,平味(辣)能散能行,如葱白发汗助阳;甘味(甜)能补能缓,如红枣补血缓中;酸味(涩)能收能敛,如金樱子止遗精;苦味能涯能燥,如苦瓜泻火;咸味能软坚润下,如海带通便等。淡味则渗湿利小便,如通草和茯苓等。现代医学已经分析出药味不同,所含的化学成分也确实有别: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含糖类,味苦的则含生物碱、苷类或苦味质,味咸的多含钠盐类等。两种以上的药物或食物相搭配,所产生的综合化合作用又不同。中医处方讲究君臣佐使,原因正在这里,神妙也正在这里。
怎样理解《黄帝内经》中所标示的食疗原则呢?
“春养脾、食凉、多甘少酸”:是说春天气候潮湿,要注意保养脾脏(脾喜燥恶湿);饮食不宜太烫,避免汗多伤阳气;多吃些补中的饮食,少吃些固表的东西,以防阻遏身中生发之气。这里的“甘”和“酸”只能从广义去理解,千万不能机械地局限于甘、酸性味的饮食或药物。以下同理。
“夏养肺、食寒、多辛少苦”:指夏天气温高,呼吸急促,要注意保养肺脏(肺司气);饮食宜微温不烫,避免助汗伤阳气;多吃散风解表物,保持毛孔通畅,少食燥性物品,防止伤津,更畏暑热。
“秋养肝、食温、多酸少辛”:指的是秋天气候干燥,血液浓度大,要保养肝脏(肝藏血养筋);饮食要热一点,避免折损胃气;多吃补中固表的食物,增加御寒能力,少吃辛辣发汗的食物,防止伤津助燥上火。
“冬养心、食热,多苦少咸”:冬天气候寒冷,万物闭藏,人久居室内,精神容易郁闷,所以要保养心脏(精神);饮食不宜冷,一冷更增寒意且伤胃气;多吃温补又清火(不上火)的食物,别贪食熏腌腊货。
“四季多咸、少甜养肾”:除了以上个别的针对性饮食原则之外,还有条总的原则,就是要注意培补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咸养肾)、养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喜燥恶湿,甘甜助湿生虫,使人胀满)。
很显然,《黄帝内经》所说,纯系宏观饮食养生原则,“多甘少酸”,并非“多吃糖少喝醋”……至于究竟该吃些什么,那就只能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参照季节气候来酌定了。建议有空多翻些有关书报,多和有经验的医师交流,时问一长,相信您会成为很好的食疗师的。
人的生命从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开始,完全是依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才得以慢慢长大。至2005年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4岁。如果按每人每天吃喝2千克计算,我们每人一生中吃掉的食物竟高达52吨。医学上一般把这些营养物质分为7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粗纤维(以前习惯上总说6大类,不算粗纤维)。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肌体细胞及各种组织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它供给能量,也促进生长发育。目前已知人体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有些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有些则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依赖食物蛋白质来供应,称为“必需氨基酸”。已知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即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判断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依据的就是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及其可消化吸收的比率。在这方面,动物性蛋白的质量相对更优越一些。
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人体会出现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损伤后修复迟缓等症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