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73998
  • 作      者:
    吴胜武,沈斌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融合”是时代发展强有力的音符。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瞻远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我国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战略性腾飞。
展开
作者简介
  吴胜武,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化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全国青联rr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管理等相关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近年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寻找新世纪的普罗米修斯》、《服务外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等多部著作。
  沈斌,浙江大学工学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信息化、信息管理、数据挖掘等相关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近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级窄期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从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发展现状出发,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从而将“两化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内容翔实,分析深入,见解独到,是一本从宏观上加深对我国“两化融合”的认识和把握,学习和掌握“两化融合”知识,开拓“两化融合”发展思路的学术专著。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可以为领导干部、企业领导、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更深层次认识和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制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关政策,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信息具有普遍、客观、可知、可度量、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等性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是客观世界中的重要资源要素之一,同时也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2.信息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它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具体而言,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它同样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它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信息与通信技术区别于传统通信概念,该词语的诞生本身就是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反映以及对信息社会的渴求。ICT包括了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发布信息(包括数据、图像、声音等)的各类硬件、软件、网络相关技术和工具。
  3.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往往与“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混用,因为信息系统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进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集各种软件技术、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4.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与信息业概念相同。在我国,在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之前,中央的信息产业部,地方的省、市、地区的信息产业厅、信息产业局,负责国家和各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的制订,承担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等任务。
  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中,信息产业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具体包括三大类:生产和分发信息及文化产品的行业,提供传递或分发这些产品以及数据或通信方法的行业,处理数据的行业。这个分类没有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制造包含在内,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展开
目录
1 工业化与信息化
1.1 关于工业化
1.1.1 工业化的内涵
1.1.2 工业化发展模式、阶段
1.1.3 我国工业化历史
1.1.4 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1.2 关于信息化
1.2.1 相关概念辨析
1.2.2 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1.2.3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

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概述
2.1 “两化融合”的时代背景
2.1.1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成为新科技的制高点
2.1.2 信息产业和信息融合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2.1.3 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2.2 “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
2.2.1 “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
2.2.2 “两化融合”的内涵、特点
2.3 “两化融合”的必要性和意义
2.3.1 “两化融合”是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
2.3.2 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两化融合”
2.3.3 “两化融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机制
3.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3.1.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机理的相关理论
3.1.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动力和扩散机制
3.1.3 “两化融合”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机理
3.1.4 “两化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机理
3.2 “两化融合”的层次性
3.2.1 信息技术的替代性融合
3.2.2 功能整合升级式融合
3.2.3 部分行业和区域集群中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3.2.4 “两化融合”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生产与生活方式变迁

4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借鉴
4.1 美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1.1 美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历史
4.1.2 美国推进信息化与重点行业融合经验
4.1.3 美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2 韩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2.1 韩国赶超式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
4.2.2 韩国信息化发展经验和特点
4.3 日本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3.1 日本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历史
4.3.2 日本“政府主导”信息化模式
4.4 德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4.1 德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历史
4.4.2 德国信息化发展经验
4.5 印度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5.1 印度:新兴的软件大国
4.5.2 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经验
4.6 芬兰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经验
4.6.1 芬兰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现状
4.6.2 芬兰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特点

5 我国“两化融合”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介绍
5.1 上海市“两化融合”促进经验介绍
5.1.1 上海市“两化融合”现状
5.1.2 上海市促进“两化融合”的举措
5.2 重庆市“两化融合”促进经验介绍
5.2.1 重庆市“两化融合”现状
5.2.2 重庆市促进“两化融合”的措施和政策
5.3 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两化融合”促进经验介绍
5.3.1 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两化融合”现状
5.3.2 呼包鄂地区“两化融合”的措施和政策
5.4 青岛市“两化融合”促进经验介绍
5.4.1 青岛市的“两化融合”之道
5.4.2 青岛市促进“两化融合”的举措
5.5 唐山暨曹妃甸地区“两化融合”促进经验介绍
5.5.1 唐山暨曹妃甸地区“两化融合”现状
5.5.2 唐山暨曹妃甸地区促进“两化融合”的举措

6 企业“两化融合”实施典型案例
6.1 雅戈尔——“两化融合”整合供需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6.1.1 “两化融合”战略规划
6.1.2 主要项目简介
6.1.3 应用成效
6.2 宁波神化——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6.2.1 “两化融合”促进神化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
6.2.2 将“两化融合”作为神化公司提升运营能力的关键
6.2.3 特色项目支撑神化公司的高效运营
6.2.4 “两化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2.5 成功经验
6.3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
6.3.1 EMS能源综合管理系统规划
6.3.2 EMS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实施
6.3.3 应用成效
6.3.4 成功经验
6.4 海商网——模式创新开创电子商务新纪元
6.4.1 海商网的推广模式
6.4.2 海商网的项目特色
6.4.3 海商网运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 宁波地区“两化融合”的实证研究
7.1 宁波市“两化融合”的现状
7.1.1 信息产业已具备支撑“两化融合”的良好基础
7.1.2 “两化融合”正在有序推进
7.2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2.1 机遇
7.2.2 挑战
7.3 推进宁波市“两化融合”的思路和重点
7.3.1 总体思路
7.3.2 工作重点
7.4 推进宁波市“两化融合”的举措
7.4.1 把握主要任务,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7.4.2 努力抓好五项工程,积极促进“两化融合”
7.4.3 落实保障措施,优化“两化融合”环境

8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考
8.1 “两化融合”发展的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
8.1.1 “两化融合”发展的维度
8.1.2 “两化融合”实施体系
8.1.3 “两化融合”的路径、重点、难点和方向
8.2 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