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0183
  • 作      者:
    赵修慧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这套“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书系第一辑选择了上海地区若干已故文化名人作为追忆对象,他们是丰子恺、孔另境、赵家璧、章靳以、王辛笛(按出生年月先后排序)等,由其女儿撰写父亲和父辈的故事,配以大量的珍贵照片,通过女儿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真实地书写过去,捕捉其父亲闪烁光芒的瞬间,使读者对曾为20世纪上海文化做出贡献的一代老人的历史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这也可为提升上海文化的形象、保留真实的过去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
展开
作者简介
    赵修慧(1936~  ):赵家璧之女。15岁时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在第二军医大学护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军区总医院任护士,其间曾在护理杂志上发表护理方面的论文。1969年复员,在工厂任厂医。1991年退休。2000年后,陆续在《新民晚报》、《上海滩》、《世纪》、《出版史料》、《文汇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有关父亲赵家璧的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为“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书系之一,主要向我们展示了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的人生传奇。赵家璧(1908~1997):著名编辑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上海松江人。中学时代开始主编刊物。大学期间应邀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中国学生》杂志。大学毕业后,历任良友公司文艺部主任、副经理、经理,编辑、出版了《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等20多部丛书。1946年后与老舍合办晨光出版公司,任经理兼编辑,出版有《晨光文学丛书》、《晨光世界文学丛书》以及多种版画集和画库。1954年调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摄影编辑室主任,策划、编辑了《苏联画库》、《新中国画库》等大量摄影作品和摄影理论书籍。1959年调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分管外文编辑室。1972年退休后,参加上海市政协编译组,用集体笔名“伍协力”翻译E·斯诺的《漫长的革命》和《艾奇逊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等书。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他所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皈史上的一座丰碑。曾获中国出版界最高荣誉奖“韬奋出版奖”。<br>    著译作有《新传统》、《欧美小说之动向》、《月亮下去了》等,回忆录有《编辑忆旧》、《编辑生涯忆鲁迅》、《文坛故旧录》、《书比人长寿》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初展才华——父亲的中学时代<br>    因为接触了从上海来的文化名人,看了上海出版的文学书籍、报纸杂志,父亲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到上海去念书!”<br>    1923年父亲从高等小学毕业了,他正式向母亲和祖父提出到上海去读中学的要求。母亲舍不得独生子离开,但她在家里没有权,只能把渴求的目光转向公公,希望公公能镇扼住儿子这种非分的念头。<br>    我的曾祖父希望孙子能光宗耀祖,也明白接受良好教育的必要,但两个儿子客死他乡的悲剧,他记忆犹新。他想再等几年,让孙子再长大一些、再懂事一些再去。这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鞋带散了还要别人帮着系,一个人到了大上海的十里洋场,被人欺负怎么办?生病硌痛怎么办?学坏了又怎么办?曾祖父思来想去不放心。可是,我的父亲自己已在上海民立中学报了名,并被录取了,不依不饶地一定要去。做爷爷的看着孙子这样有志气(松江话有出息的意思),心软了,同意了。但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突然,曾祖父想起在上海有一个在县衙门做官的陆姓朋友,何不问问他呢?说不定他肯帮助,照顾一下他这个宝贝孙子。陆先生一听说,便满口答应。于是,开学前曾祖父亲自把孙子送到南市小东门陆家。从此父亲便寄宿在陆家,开始了他的中学生活。<br>    陆家的宅院比父亲松江的宅院小多了,只有前后二进楼房和东西两厢房,中间是个大天井。老先生有两房妻室,她们是一对亲姐妹,姐姐生有四个子女,妹妹没有生育。最大的儿子名修之,比父亲大10多岁,已经结婚;二姐郁文虽已出嫁,但父母宝贝她,用红木家具在家给她布置了一间新房,夫妻二人常住在娘家;三哥受之,喜欢唱京戏,一个人拿起一把扫帚,也会在天井里舞弄一番。他已经说好了对象。四妹祖琬,也就是我的妈妈,那时才12岁,因为比三哥小了8岁,一家人都宠着她。父亲来到陆家,三个兄姐都叫他“家弟”,对他生活起居颇为关照。只有四妹,不喜欢这个穿土布长衫,蹬黑布鞋,长得又瘦又黑的乡下孩子,变着花样欺侮他。父母让她叫父亲为“璧哥哥”,她叫他“屁哥哥”,但父亲不生气,也不在乎。他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生活孤独无趣,现在有这个妹妹逗乐,他觉得真是太好玩、太有趣了。<br>    陆家的生活和松江也不一样,虽然都是大户人家,天天有肉吃。在松江吃肉,肉都要斩过,不是肉丝,就是肉圆子、饭蒸肉、百页包肉;而陆家吃肉都是大块的:红烧肉、白笃蹄膀,即使是斩碎肉做成的圆子,也大得改名叫狮子头了,还常常整鸡、整鸭地往桌上端;父亲在家时,和长辈一起吃饭得等长辈给夹菜吃,而在这里,任孩子们自己挑喜欢的吃;在家时,只有在节庆日长辈们才喝些酒,而在这里,老先生高兴时,就会拿出酒来与儿女对饮。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父亲认真地读书,度过了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期。<br>    父亲在民立中学读了一年,这一年中,他接触了上海社会,知道上海最好的中学是洋人办的圣约翰中学,最好的大学也是圣约翰大学,从那里毕业后可以一步踏入上层社会。他心想,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宁愿牺牲一年,也要进入这最好的中学。他心想事成,圣约翰中学录取了他。但1924年发生了齐卢之战,他不得不回松江,在松江维泗中学补读半年。1925年春天才入圣约翰中学读一年级。他在中学时国文和英文的成绩很好,兴趣也高;数学他不喜欢,考试是通过的,但很快就忘掉了,所以,我们几个子女小时候数学课有问题是从来不去问他的。<br>    父亲在圣约翰中学读了不到半年,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上海2000多名学生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举行集会时,遭英国巡捕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这一事件引起全国公愤,各地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圣约翰大学及中学的学生们于6月3日聚集在广场上,准备悬挂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哪知美籍校长卜芳济当众撕毁我国旗,此举激怒了学生和老师们,300多名师生一起愤而离校,决心再也不接受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中国人要办中国人自己的大学。此后,由离校学生家长张寿镛、王省三等爱国人士发起,征地、征房、集资、招聘,短短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光华大学”在上海成立了,大学还附设中学。<br>    秋季开学时,父亲进入光华附中高一年级。当时入学的还有其他教会学校的爱国学生。新学校充满一股奋发图强、拯救中华的爱国热情,圣约翰附中转来的同学更是活跃,处处带头。新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会,自发地要求在认真读书外,为社会、为学校多做贡献。父亲积极地参加学生自治会的活动,担任学生会出版的中英双文字校刊《晨曦》的编辑工作。1926年1月20日,《晨曦》第一卷第一期出版了,封面上印着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自治会编辑部编。父亲撰写了《发刊词》。当时有编辑4人,父亲任书记。在这一期上刊登有他撰写的《王德尔著(陶林格兰画像画)之介绍》,因为文章长,分三期连载。5月1日《晨曦》第二期出版,父亲撰写了《卷头语》,这时他任中文部主任。6月1日《晨曦》第三期出版,内刊有父亲翻译的法国莫泊桑原著《爱》。7月1日《晨曦》第四期出版,父亲撰《编辑余谈》。此后,学生会改选,父亲当选为校刊总编辑。校刊原来按教会学校惯例,分中、英文两部,在反帝爱国的思想影响下,父亲大胆决定取消英文部,扩大中文部,每期十二三万字,主要由本校师生撰稿,并改为《晨曦》季刊。11月20日第二卷第一期出版,父亲又撰《卷头语》,发表他译的《奥德赛本事》,并用笔名赵筱延写了《青年之自杀问题》。他的文章都是自己的学习心得,有介绍英、美作家的,有自己翻译的但丁、王德尔、莫泊桑的作品,共约六七万字。<br>    当年,几个中学生能编辑出版一本这样规范的校刊,全靠热心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聘有4位老师任顾问。老师没有包办代替、发号施令,而是放手让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审稿批阅、编排校对、发行核算,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老师仅仅指导学生如何去向合适的师生组稿,如何排列目录,重要的文章去请哪位顾问做决断。学校总务科的老师介绍父亲到浙江路华丰印刷所去接洽《晨曦》的印刷事宜。父亲到了厂里,看到从机器中不断吐出的一张张散发着油墨味的彩画,兴奋极了。他心想:一张画,就这样变成了一千张、一万张,传到千千万万人的手中。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工作!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工作!我爱这一工作,我想将来就干这一行!<br>    《晨曦》改为季刊后,增加了篇幅,且彩印封面,扩大发行,面向社会。这时学生会的经费不够开支了,父亲就去请教一位工商管理专科的老师,老师建议他向同学家长中经营工商业的或挂牌行医的招揽广告。父亲这个总编辑便兼了个广告部主任亲自到冠生园、商务印书馆等大企业请赐刊登广告。这就保证了《晨曦》经济上的平衡。同时由老师出面,请全校同学推销校刊,并承诺,推销者可得书一册,于是,全市各学校、图书馆、书店等都有《晨曦》经销处,一本小小的中学校刊就这样被推向了社会。197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中,《晨曦》也排列其中。父亲看后说:“我一生中能为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出一点微力,根是扎在光华附中的,我忘不了光华,我更忘不了光华的老师们!”<br>    1928年春,父亲进入了中学生活的最后半年,当时毕业班学生都要出纪念册,他们中学部就与大学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编委会,合编《光华年刊》,大家选父亲担任印刷主任,由他负责年刊的印刷出版工作。他去了商务、中华等几家大印刷厂估价,因索价太高没有谈成,同班广东籍同学蔡显敏(上海南京路新雅酒楼老板的儿子)介绍父亲到广东人伍联德创办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去试试。接待父亲的是专管承印业务的谢志理先生,谢先生年轻干练,开价合理。生意谈成了,良友公司保证半年内出书。于是父亲每隔两三天,就拿着年刊的文稿、照片往良友公司跑,有时在那里看前次发排的校样,有时自己到排字房去看拼版,到印刷机房看全张大样。一本300多页厚、铜版纸的豪华年刊,不到三个月就全部印制完成,大家都很满意。从此父亲与这位广东青年交上了朋友,而且和营业部、编辑部、排字房、印刷厂所有的人员都能称名道姓,寒暄几句;最后他和经理伍联德也一见如故,相互有许多共同的语言。等到《光华年刊》结清账目,父亲向同人们道别时,大家都依依不舍。
展开
目录
百岁女作家罗洪题签:“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br>女儿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代序)/黄宗英<br>策划人语<br>生在松江——父亲的童年时光<br>初展才华——父亲的中学时代<br>与书同寿——父亲的编辑生涯<br>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文艺图书编辑<br>他的理念是当一个主动的编辑<br>他想着作家,作家想着他<br>摸准时代脉搏,把握读者心愿<br>与《良友画报》的一世情缘<br>现代文学的“万里长城”——父亲与《中国新文学大系》<br>一个年轻编辑的梦想<br>大师、名家纷纷伸手提携<br>出版、发行、广告,全程参与<br>谁来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续篇<br>冒险出版丁玲的《母亲》<br>《母亲》第一部未写完,丁玲被秘密绑架<br>父亲冒险为遭绑架的丁玲出书<br>父亲巧妙应对闹剧,鲁迅真诚关心丁玲<br>父亲鼎力相助,再出集外集<br>话当年,丁玲方知四十三年前发生的事<br>蔡元培与父亲的文字缘<br>徐志摩与父亲的师生情<br>慧眼识好马,师生文字缘<br>悲怆失恩师,以书作祭礼<br>历经五十年,全集终问世<br>与老舍合力办“晨光”<br>父亲心中最可信赖的朋友<br>用“相见以诚”合力办晨光出版公司<br>经营晨光出版公司八年业绩显著<br>舒乙说:“应该为晨光正名”<br>为巴金六部传世名作当编辑<br>靳以、巴金、赵家璧在编《文季月刊》的日子里<br>源自“良友”的七十年情谊——父亲与马国亮<br>父亲对文学前辈郑伯奇的一片真情<br>黄源伯伯是父亲的党内知已<br>钱君勾与父亲的半生交情<br>两个松江人,一对板烟斗——父亲与施蛰存的同好<br>第一幅鲁迅版画像是谁制作的<br>徐志摩与陆小曼俩的纪念册今安在<br>一份在洋招牌掩护下出版的抗日画报<br>潘公展缘何给父亲写两封信<br>读王仰晨给父亲的十二封信<br>父亲的木刻连环画情结<br>恩师徐志摩引父亲步入西洋美术之殿堂<br>追随鲁迅,为国人引进西方木刻艺术<br>探索木刻连环画改革之路<br>情系《中国版画史>四十余载<br>一个爱好摄影的编辑家<br>难忘“伍协力”<br>父亲与内山书店<br>魂归——父亲与上海鲁迅纪念馆<br>四十九封鲁迅遗墨获得了最好的归宿<br>鲁迅纪念馆让父亲重新获得了勇气和力量<br>“朝华文厍”的建立买现了父亲的遗愿<br>《编辑忆旧》出版的前前后后<br>住在大陆新村<br>四代光华情<br>能干的妈妈享福的爸<br>永远想你,我的“好爹爹”<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