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中的文化帝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6571
  • 作      者:
    魏得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魏得胜,山东人,现居云南,专事杂文、随笔、散文的写作,其作品多见于《随笔》、《书屋》、《南方周末》、《湘声报》等报刊杂志。2002年被《杂文选刊》读者评为“我最喜欢的5位杂文作家”之一。2003年,成为《读者》首批签约作家。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其文化散文《历史的点与线》,荣登当年散文类图书的畅销榜。近期图书著作有《另类人生》、《历史深处话名著》。
展开
内容介绍
    《风中的文化帝国》选取了人类历史上六个文化帝国予以解读,目的在于找出这样一个答案: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为什么是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公元五世纪,法显去西天取经之前,他的印度老师鸠摩罗什就告诉他,不要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寻求宗教知识上,而应该详细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了解整个的印度人民和他们的国家。鸠摩罗什的意思是,一国文化,尽在一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中。但《风中的文化帝国》不在于探讨各种群间的生活习惯,或者说生活方式,因为这种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风中的文化帝国》探讨的是,自人类有电以来,文化是如何在不同种群间相互浸染的。在文化浸染的过程中,人类历史上的二十余种文明,有的现在已经绝迹,而有的至今依然兴盛,并形成独有的文化帝国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
精彩书评
    《风中的文化帝国》,用通俗的文字传播西方现代观念,让人们在历史的黑暗的索道中找到启明的光芒,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林贤治(著名学者、作家)
    每见他的文章,必读,他较我激进,时有新见。我不一定同意他每个具体论断,但我相信,因他博览,多思,又直言无隐,好文章必然会从这样的笔下写出来。
    ——邵燕祥(著名杂文家、诗人)
    魏得胜的作品书卷气浓厚,在历史与现实间涉流穿隧,见解精到,如有神会。
    ——刘洪波(著名杂文家)
    对魏得胜这个名字,我是从2000年初开始注意的,此前,他已经发表过一些相当不错的杂文,他的杂文给人的印象十分有见地,且有深度。这位作家很有潜力。
    ——刘成信(《杂文选刊》主编)
    我都喜欢魏得胜的文字,无论杂文还是随笔,我都喜欢。立意新颖,视角独特,语言明快,思想尖锐,是其最大特点,而这没有思想、勇气和才情是不行的,想做也做不到。
    ——周实(原《书屋》主编)
展开
精彩书摘
    希腊风
    风到哪里,我到哪里
    先讲个和禅有关的故事。
    有两派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个小和尚,他俩每天早晨总能碰面,而且常常暗中叫劲,互试机锋。一天,甲问乙:“你到哪里去?”乙说:“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甲语塞,回去请教师傅,师傅教他说:“如果没脚,你到哪里去?”次日,甲又问乙:“你到哪里去?”乙说:“风到哪里,我到哪里。”
    文化的本质,亦如小和尚所言,也是随风而至的。惟其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才成全了几个文化帝国。
    文化而称帝国,你会不会感到很新鲜呢?不过是观点之一种罢了。实际上,在我们提出“文化帝国”这一概念前,它已经实际存在了两千多年。纵览世界古老文明,就会发现,文化确会随风飘送。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古埃及人在地中海南岸撑船捕鱼,没留神,一阵儿东南风,兴许就能把他们的船吹到地中海北侧的克里特岛上去(当年的葡萄牙舰队,就是被大西洋的风暴刮到南非口岸的,白人文化也随之登陆南非)。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航海技术十分落后,被风送到异地他乡的人,通常就回不来了。怎么办呢?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就留在那儿了。这就是最初的殖民,是被动产生的。东方文化,也由此传人西方。
    留下来的人,给异乡带去了他们的宗教和生活习惯。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假如外来移民和当地土著能够和平共处,就避免不了交流,一交流,埃及人会发现,咦——好玩好玩,克里特人用带坑的石头当碗。克里特人也有所发现,噫——古怪古怪,埃及人用瓢吃饭。假如双方不能和平共处,就会发生战争,于是就有了武器交锋。武器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这种文化交流虽然很被动,也很残酷,但双方仍有所发现:咦——克里特人用鸡毛当令箭;噫——埃及人用古怪的文字下达战令。
    历史当然不是我假设的这个样子,但就文化的相互传播、相互影响而言,是大致不错的。起初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不是人为的,差不多都是东南风惹的祸——偶发使然。可谁也没想到的是,那阵儿东南风把埃及人送上克里特岛的时候,同时也把东方文化送上了这个西方小岛。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常讲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上面所说,乃自然风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力。而更多的情况,文化是靠人为因素来传播的。说起来很美,也很动听,文化传播嘛,好事呀,但这些人为因素形成的风,在古代来讲,多是夹裹在血腥风雨的战争风暴中进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两次文化大转移,第一次是神话时代的东风西进,第二次是人文时代的西风东进。宙斯为东方美女欧罗巴(出自今黎巴嫩)所迷倒,他变成一头公牛,把欧罗巴劫到克里特岛,二人在那里结合,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国王米诺斯。这段富有诗意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一种文化演变,即从东向西的文明转移。这一时期,中东文明及文字已非常发达,而希腊仍处在荒蛮和粗野之中。公元前八世纪,当欧罗巴的神奇传说通过克里特岛来到希腊后,文化上的东风西进也就开始了。
    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Antoine de Rivarol这句话的后半句,用在伽利略与罗马宗教裁判所之间的冲突,同样合适。详见一节。行传播的。我们看到,二十世纪初之前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播,靠的几乎就是战争和殖民。斧刃上的文化风,凶残而不可理喻。
    同是文化,有的被一阵风刮到某个地方,去了就生根发芽,与土著文化碰撞出新文化;有的则随风飘散,没了。蒙古人就属于后者,十三世纪,他们打打杀杀,差不多半个地球都是它的了,临了一灭,什么文化也没留下。这里所要探讨的,重点锁定在沉淀下来的那一部分,不然,也就没有文化帝国一说了。
    总体来说,文化风有两种,一是自然而和风细雨的,一是战争而至为酷烈的。十六至十八世纪,欧洲人将南北美洲上的土著民族或消灭,或撵走,然后把各自的文化整个地迁移到美洲大陆,这就是酷烈的。当代美国以好莱坞、可口可乐、麦当劳为登陆形式,影响全球文化,这就是和风细雨的。比较下来,当然是和风细雨的文化传播,胜于战车带动下的文化传播了。举个古老的例子吧,在野蛮的条顿人入侵罗马,使该帝国无招架之力时,坚强不屈的基督教传教士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前往条顿人的营地,去传播基督教的和平福音。令东方人无法想像的是,条顿人竟然深深地被基督教义打动了,纷纷放下了武器。这大概就如Antoine de Rivarol所说的,“每逢宗教与野蛮混淆时,总是宗教占优势;而每逢野蛮与哲学思想混淆之际,总是野蛮占上风”。
    历史的评价是,说那时的六七个传教士,比得上一个军团的战斗力。这一切所显示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而文化作为帝国所传播的.就是一种信念和理念。为了这个信念和理念,现代东西方国家,不知打了多少口水仗。然而,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风中的文化帝国的入侵。在世界每一个角落,还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幸免这种文化入侵的。我所力图探讨的,正是这一背景下的文化帝国,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随风飘散、传播并以此主导世界的。那些答案,想来有助于人类的自我认知和发展。
    倘要打开问题的缺口,就必须回到文化风的源头,去看看,风起何处。世界的文化之风,有几个值得探讨的源头,有独立存在的,也有上下承继的。文化的独立存在具有东方特点,如中国的儒教与印度的佛教;文化的上下承继具有西方特点,如希腊→罗马→英国→美国的基督教。这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看似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因为独立存在而势必进入一个严重的老龄阶段,以致根枯叶凋;看似质朴浅易的西方文化,因为上下承继而不断新生,也就根壮叶茂。六个文化风势图  (参见本书)中的文化帝国,也充分显现了我的这一判断。
    尽管东方的埃及文明接近尾声的时候,西方的古希腊文明才刚刚从神话时代醒来,但这并不妨碍我将古希腊选为人类文化的第一源头,毕竟“历史也是一种讨论”嘛。这里把古希腊文化当作本书的切人点,仅仅是
    〔文化帝国风势图说明〕:
    (一)本书中的六幅文化风势图,东西方各占三幅。图中各地区(国)的位置,只能作为文化风势方面的参考,非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图。这里仅以突出文化风向为要,只要读者一看就明白——哦,这文化帝国之风刮到这些地方去了,那么我也就达到目的了。
    (二)通过文化风势图之间的对比,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有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帝国出现在我们面前,分别是西方的希腊、英国、美国,东方的埃及、中国、印度。各图中的箭头,即代表文化的风向。但不是所有的图都可以细指,比如美国,只有它的文化是指向全球的,也就是当代学界的那个共识: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而发出的文化风向箭标,只能笼统地标注个中亚、东亚、南亚之类;再比如它影响下的欧洲,也只能列举几个主要的国家。凡此种种,倘若细化;就黑压压一片,读者也就逮不住要点了。反过来说,比如埃及或印度,其影响有限,那么也就尽量在图中细化,以求制图效果。
    (三)从六个文化风势图中,已明白无误地看出各文化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只是数千年世界文化的一个演变图,当然也是一己之见,这里提出来,仅供读者参考。
    美国著名学者列奥?施特劳斯就认为,西方文明或西方文化传统的始源,应该从雅典和耶路撒冷两个城市中去寻找。西方文明就是在这两个历史中心长期以来相互交汇、摩擦、碰撞和沟通的过程中架构起来的。我自己的一个判断,并不代表它就是唯一  。只是觉得,从古希腊开始,有助于梳理人类文化的走向,也就这么做了,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同时也不否认,写作的过程,我遵循了爱默生“历史的用处就是要对当前有所帮助”的实用理论。
    既然世界文化之风一开始就把我们刮到了古希腊,自然,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好了,闲言少叙,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风中的文化帝国古希腊,去看看,在那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或者说,古希腊的文化,给今天的世界格局,给今天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深远影响。
    浮云一别,  流水十年
    当下进入一个美女文化时代,走在大街上,或到商场购物,不时听到“美女”的直呼声。顺着叫声看去,却发现不少被叫做“美女”的人,非但不美,甚至有几分的简陋。但呼者自然,被呼者也不以为讥,正说明美女文化的日隆。偏巧,这里开篇也要讲到一位美女,将就着搭个顺风船,引三千多年前的美女海伦到笔下,让她帮我们推开古希腊那扇嘎吱吱作响的大门,也不枉我趋奉时尚一回。
    ……
展开
目录
希腊风
风到哪里,我到哪里
浮云一别,流水十年
一把石子,几多国王
断鸿声里,雕栏犹立
千秋落指,独步乾坤
梭伦迈进,中庸之道
世人不赏,归卧山秋
一己之福,托于自由
毒酒一杯,壮行千年
罗马风
希腊走了,罗马来了
我很野蛮,但不无知
保民的官,自由民选
我来我见,我必征服
罗马帝国,各奔东西
谁将皇帝,吊上屋顶
看尽落花,醉了由他
欧洲风
异端突起,基督救世
叩门声声,皇帝开门
丧钟乱鸣,春之悄临
人一思考,上帝就笑
世纪行动,海上长征
上衣兜里,装着真理
宁要自由,不要年金
断头台上,只争朝夕
国王败诉,磨坊留世
小小岛国,大大气魄
帝国之主,无权问案
上帝之下,人民为大
文化帝国,裙摆摇曳
彼得木匠,彼得大帝
牙齿没了,舌头还在
不必牺牲,你们走吧
英国使臣,单腿下跪
美国风
五月花号,契约立本
一旦自由,首弃刀剑
弗农山庄,等你归来
古道西风,风鸣两岸
白屋淘尽,风流人物
哪有自由,哪是祖国
双塔倒地,谁来获益
总统宝座,形如箭垛
一片阳光,一片阴影
海洋巨人,江户敲门
板门一叹,牛仔裤啊
爬上树丫,临风习舞
玉门二度,再接西风
留待青春,嫁于总统
养虎为患,心甘情愿
要我能走,我也要走
美国后院,枫叶飘飘
我爱军演,我爱美元
关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风
儒家文化,干花一枝
裙褶效汉,船炮仿西
漫天纸屑,黑雪纷纷
印度风
佛心若水,凡心若尘
菩提树下,尘埃一把
念佛拈豆,和尚多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