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4847
  • 作      者:
    曾繁仁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曾繁仁,男,1941年1月出生。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高校组组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文艺学与美学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文艺美学与艺术教育。出版专著7部,主编论著6本,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社科项目多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学术月刊》、《杜会科学战线》、《文艺争鸣》、《江苏社会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代表性的论著为《西方美学论纲》、《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美学之思》、《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与《转形期的中国美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围绕此中心思想分六编加以论述,第一编为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二编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研究;第三编为英美现代艺术教育研究;第四编为日本现代艺术教育;第五编为现代艺术教育典型个案研究;最后的第六编,着重论述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教育基本特点、经济社会文化作为其发展的根本动因、特具的功利与非功利二律背反的内在张力、中西与古今关系、面临的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针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br>    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T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到位”:一是一些高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学校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二是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还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三是一些高校对艺术教育的管理还不到位,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br>    因此,在一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着间歇性、随意性和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特别是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重视推动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视艺术演出效果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提高等现象。有一些院校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开设课程方面仍然存在随意性大、单一等问题,且从事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属于兼职。而即使是一些高水平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较好的院校,也有师资不足、经费不足、场地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有的高校艺术类选修课老师没有讲义、同学没有教材,而且都是艺术系的专业老师上课,老师放上碟片就走人,学生不是看电影就是听音乐。<br>    大多数高校设有从事美育、艺术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教研室,隶属于人文学院或艺术类院系,或者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或文化教育中心等,挂靠于某一部门如人文学院、艺术系、校团委等,在人事、财物、教学管理、艺术团指导等权限上差异很大;少数高校成立了独立的艺术教育中心,由主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宣传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领导,人财物、教学、科研等均有自主权。因为隶属或挂靠,艺术教育中心在职称申报、进人、工作量考核、申报科研项目、规划学科发展等方面,都受到所隶属或挂靠单位的制约,且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br>第一章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观念之异同<br>第一节 艺术教育视野中艺术的本质与功能<br>第二节 艺术教育视野中教育的本质意义及其功能定位<br>第三节 艺术教育的性质、功能、内容和目的<br><br>第二章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制度之异同<br>第一节 中西艺术教育体制的相似之处<br>第二节 中西艺术教育体制的主要差异<br>第三节 中国艺术教育体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br><br>第三章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模式之异同<br>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科学理性模式<br>第二节 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人文情感模式<br>第三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基本模式<br>第四节 艺术教育的历史经验<br><br>第二编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研究<br>第四章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生与发展<br>第一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生背景<br>第二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确立<br>第三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br><br>第五章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思想探索与具体实践<br>第一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思想探索<br>第二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br><br>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30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br>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艺术教育地位的重新恢复与体制确认<br>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展开与艺术教育的顺利发展<br>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与艺术教育的沉寂<br><br>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br>第一节 艺术教育地位的再次确立<br>第二节 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大发展<br>第三节 进入21世纪后艺术教育局面的新开拓<br><br>第三编 英美现代艺术教育研究<br>第八章 美国现代艺术教育及其后现代主义转向<br>第一节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BAE)<br>第二节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br><br>第九章 20世纪英国大学艺术教育概况<br>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传统和近代化<br>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现代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br><br>第十章 伯明翰大学艺术教育及其与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br>第一节 “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与伯明翰大学的艺术教育模式<br>第二节 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及其与伯明翰大学的比较<br><br>第四编 日本现代艺术教育研究<br>第十一章 日本“战前”的艺术教育<br>第一节 日本明治初期的图画教学论<br>第二节 手工制作教学论<br>第三节 山本鼎和岸田刘生的教学论<br>第四节 箕田源二郎的教学论<br>第五节 加山又造的教学论<br><br>第十二章 “战后”日本大学的教养教育与艺术教育<br>第一节 小原国芳的“全人”艺术教育思想<br>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br>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后教养教育方针的变动与恢复<br><br>第十三章 日本美术馆及社区的艺术教育<br>第一节 美术馆的教育普及活动<br>第二节 美术馆教育功能的拓展历程<br>第三节 日本美术馆化的社区运作<br>第四节 美术馆的组织<br><br>第十四章 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日本书法教育<br>第一节 社会及学校的书法教育概况<br>第二节 中国、日本普通高校书法素质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br><br>第十五章 东京大学的艺术教育<br>第一节 教养学部的设立与发展<br>第二节 基础美育<br>第三节 专业艺术教育<br><br>第五编 现代艺术教育个案研究<br>第十六章 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br>第一节 清华人的艺术教育理念<br>第二节 清华的艺术教育实践<br>第三节 清华艺术教育的机构组织<br><br>第十七章 哈佛大学的艺术教育<br>第一节 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br>第二节 诺顿时代<br>第三节 《通识教育红皮书》的艺术教育思想<br>第四节 布朗《视觉艺术报告》的艺术教育思想<br>第五节 核心课程项目与艺术教育<br>第六节 21世纪的改革浪潮<br>第七节 哈佛艺术博物馆和“艺术优先”艺术节<br><br>第六编 现代中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br>第十八章 深化对现代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基本特点的认识<br>第十九章 加强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把握<br>第二十章 坚定在中西交流对话中走中国特色路径的信心<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